口咽通气道,又称口咽通气管,是一种非气管导管性无创性通气管道,能防止舌后坠,迅速开放气道,获得有效的通气。口咽通气道通常由橡胶或塑料制成,亦可用金属或其他弹性材料制成,临床常用的口咽通气道,为一椭圆形空心塑料管,外形呈“S”形,包括翼缘、牙垫部分和咽弯曲部分。

口咽通气道,批准文号:粤械注准20172661286,是医疗器械招商企业中山市泰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招商产品,口咽通气道详情可进入
【使用方法】
1.要有满意的麻醉深度,以抑制咽喉反射。可咽部喷雾或涂抹局麻药。
2.选择合适的口咽通气道,其长度(在口外)大约相当于从门齿至下颌角的长度。
3.张开患者的口腔,放置舌拉钩于舌根部,向上提起使舌离开咽后壁。
4.将口咽通气道放入口腔,其末端突出门齿1~2cm,此时口咽通气道即将到达口咽部后壁。如果通气道头端刚到舌根部其翼缘已在牙齿部位,提示通气道太小。
5.双手托起下颌,使舌离开咽后壁,然后用拇指将通气道向下至少推送2cm,使气道咽弯曲段位于舌根后。
6.放松下颌骨髁部,使其退回颞髁关节。
7.检查口腔,以防止舌或唇夹置于牙和通气道之间。
【特点】
1.安置简便。
2.易于掌握。
3.通气效果良好。
4.损伤小。
【用途】
1.维持上呼吸道通畅:对于麻醉病人或昏迷病人,由于支持舌维持上呼吸道通畅的口底和咽部肌肉松弛,舌和会厌可向后坠入咽后壁,从而导致上呼吸道梗阻。当正确插入口咽通气道时,其前端能够将舌和会厌从咽后壁提起,从而达到预防或治疗上呼吸道梗阻的目的。与维持上呼吸道通畅的其他方法(如提颏、托下颌和气管插管)相比,插入口咽通气道不影响患者颈椎的稳定性。
2.有利于吸痰:假性延髓性麻痹、吞咽困难、无力咳嗽的患者,长期卧床合并肺部感染无需插管和气管切开的患者,经鼻腔吸痰反复刺激易损伤鼻黏膜,经口腔吸痰患者易咬合吸痰管,抵触不配合,放置口咽通气道后吸痰操作方法简便,只需经口腔插入深度较经鼻腔深约5~6cm,刺激咳嗽反应的作用较强,因而容易将气道深部的痰咳至上呼吸道而有利于吸出。
3.用作牙垫:除用于维持呼吸道通畅外,还可将口咽通气道作为牙垫来防止病人咬闭在口腔内插置的气管导管。在癫痫病人的发作中,口咽通气道不仅能够维持病人呼吸道通畅,而且可防止其咬破舌头。
4.其他用途:协助进行口咽部吸引;在一些病人的面罩通气中,应用口咽通气道有助于实现面罩密闭,如无牙病人;协助插入口咽部和胃内管道。
现在,口咽通气道在东方医疗器械网诚信招商,诚邀各地医疗器械代理商加盟代理!
如果你对口咽通气道有代理的意愿,可在下方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中山市泰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更多招商产品请进入东方医疗器械网联系电话:025-86978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