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分销企业前景乐观

发布日期:2010-06-09  |  浏览次数:72789  转载来源:编辑部整理

总体来说,VC全球市场并不明显存在供不应求的状况。1990年以来任何一次的价格上涨,并不是市场的需求加速放大造成(2003SARS除外)。而今年3-4月份VC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去年国内企业减少产量,造成目前市场短期有供不应求的饥饿感。此外,人民币的升值、国内外企业的限产、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环保成本上涨,也是刺激原料药价格上涨的原因。
 
因此,我们认为,短期内VC价格很可能维持高位。但如果VC报价长期维持在5美元/千克以上,将会吸引一些企业复产。因此,长期来看,价格的涨势并不具有可持续性,景气应该不会超过1年。我们认为,对相关企业(华北制药、东北制药)宜谨慎投资、注意原料产业的周期性风险。
 
  出口退税下调影响分析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规定自200771日起,下调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大部分原料药企业都属于退税范围,其出口退税调整从13%下调到5%,相当于企业的成本上升8个点。
 
除了大宗医药原料药外,我国的大部分医药原料药企业和医药中间体企业的生存空间,主要利用中国的环保成本低,劳动力成本低而获得利润空间,而出口退税下调带来的成本上升,给这些低毛利企业带来较大压力。
 
从本次具体调整的原料药出口品种看,对新华制药(5.90,0.19,3.33%)、天药股份(7.77,0.25,3.32%)等毛利率比较低的企业业绩影响相对较大,其生存空间受到较大程度挤压,而天药因产品相对专一,影响程度更大。华海药业(19.60,-0.16,-0.81%)的主要产品也在调整范围,但总体毛利率相对高,消化成本上升的能力也就相对强些。
 
  关注医药商业企业
我们延续2006年以来对于医药商业向好的判断,依然坚定推荐医药商业企业的投资价值。理由是,广阔的市场空间、行业整合扩张、企业盈利能力改善、产业政策导向,将推动大型医药商业开始步入一个长期增长通道。我们认为,必需重估药品分销渠道的价值,主要有以下四个理由:
 
  ①行业价值提升。药品分销企业逐步从“搬运工”的定位向“渠道服务提供商”转变,药品分销企业盈利模式从简单的批零差价向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转变。服务效率的提高和服务种类的增多,提升了药品分销渠道的行业价值。
 
业绩拐点趋势明确。行业盈利能力正常回归后,毛利率水平企稳、规模效应、运营效率的提高提升了分销企业的盈利能力,并且趋势不可逆。
 
  ③议价能力提升。国内药品分销必将走向寡头垄断,而分销企业集中度的提高提升了企业议价能力,同时国内药品产业链中处于中间地位的分销商集中度提高要远远快于上游(制药企业)和下游(医院和药店)。最近南京医药(10.50,0.26,2.54%)叫板西安杨森,就是最好的例证。
产业上下游链延伸提高行业地位和盈利能力。普药定牌、自有品牌、连锁药店等新的盈利模式,充分利用了分销企业已有的渠道资源,与分销业务形成协同效应,提升了分销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行业地位。
 

分页标题

我们认为,药品分销是一个典型的非周期性行业中的消费服务概念,参考非周期性消费服务行业的估值水平(啤酒、品牌中药、手机分销),判断了药品分销行业盈利拐点以及行业发展趋势后,我们倾向于大型医药分销企业2008年合理估值水平在3540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