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总体来说,国家医疗保障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加,民众健康支出被激发,总医药市场的规模在可预见的将来都会不断扩大,所以无论怎样变革、政策如何打压、市场竞争如何激烈、中小企业倒闭多少,但销售人员不可少,只要坚持,不怕没饭吃!!!
以下蓝色字体为本人牢骚怪话。。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0年度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10-04-20 09:18:52
国办函〔2010〕6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 《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0年度主要工作安排》(以下简称《工作安排》)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2010年是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承前启后、攻坚克难的关键一年。《工作安排》围绕五项重点改革三年目标,提出了2010年度的16项主要工作任务,明确了牵头部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统筹领导,加大资金投入,精心组织实施,建立目标责任制,抓好落实。要坚定信心,克服困难,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五项重点改革扎实有序推进,取得明显实效。 国务院办公厅 二○一○年四月六日=======================================================================
政策异解: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各地在认真组织实施的过程中不断找出不符合当地实际滴理由,例如没钱等借口来拖延实施或选择性实施相关任务?
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0年度主要工作安排
2009年4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实施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积极行动,协调配合,精心实施,五项重点改革有序推进,取得明显进展。为进一步明确任务目标,扎实推进改革,现提出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0年度主要工作安排。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国发〔2009〕12号)精神,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突出惠民措施,提高服务水平,增强改革实效,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为全面完成三年既定目标任务奠定基础。 本文版权中国医药联盟www.chinamsr.com
===================================================================
政策异解:
1、“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对基本医疗保障的投入会进一步落实,基层医疗硬件设施会有所改善,基层百姓的相关医疗保障会得到提高。制度化的保障将持续。
2、突出惠民措施,提高服务水平:让我们看看后续会有啥惠民措施吧,别光是个口号。
3、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会如何落实?如相关扶持政策真正落实的话,中医药的研发、市场份额等无疑会扩大许多。
二、工作任务
(一)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1.巩固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主要工作目标:
(1)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城镇居民医保)覆盖面,参保人数达到4.1亿。进一步做好城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大学生、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的参保工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2)基本解决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的参保问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3)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覆盖面,参合率稳定在90%以上。(卫生部负责)
===================================================================
政策异解:
1、社保部门管城镇,城镇钱多、消费力强、医疗技术雄厚、患者趋之若鹜。正所谓要吃肉、肥中瘦,搞块五花肉,挑肥拣瘦全是肉。
2、卫生部门管农村,相对苦差,但好歹从劳动保障部门那边挖了块筒子骨带点肉,想要吃到精髓得费点神气。
百姓对医疗保健需求的不断增加,再加上政策的推动,参加基本医疗保障的人数在可预见的将来会不断增加。
老年化社会的迅速来临,患者对医疗服务的刚性支出不断增加。再加之政府对医疗保障资金投入增加的拉动,百姓用于医疗保障方面的总支出无疑会增加。
5、医疗保障制度化的建设稳步推进和政府稳步加大对基本医疗保障的投入,医药市场的规模在今后会迎来持续数年的稳步上升期,而其中基本的、廉价的用药市场规模的扩大更是即时可见。
6、医药行业对基层医疗机构的销售态势两极分化、感受**两重天。其中有政府资源优势、产品线完整、基药目录产品众多、销售体系完善的大型药企有望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而产品线不完整、销售体系薄弱、缺少政府资源支持、在基药招标中无法确保产品价格空间的中小企业,有可能被迅猛发展的政策型医药市场所抛弃。
2.进一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主要工作目标:
(1)提高筹资标准。各级政府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标准。(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分别负责)
(2)加快推进门诊统筹。城镇居民医保门诊统筹扩大到60%的统筹地区,新农合门诊统筹达到50%(力争达到60%)的统筹地区,城镇职工医保在有条件的地区先行探索、总结经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费用报销比例明显高于医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分别负责)
(3)提高报销比例。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60%以上,城镇职工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有所提高。所有统筹地区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分别提高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分别负责)
(4)加大医疗救助力度。在资助城乡所有低保对象、五保户参保的基础上,对其经医保报销后仍难以负担的医疗费用给予补助。逐步开展门诊救助,取消住院救助病种限制。探索开展重特大疾病救助办法。(民政部负责)
(5)开展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儿童重大疾病医疗保障试点。(卫生部、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本文版权中国医药联盟www.chinamsr.com
=======================================================================
政策异解:
基本医疗保障的筹资标准、统筹地区、报销比例等的提高进一步明确和量化。
以往为公众所关注和诟病的弱势群体的医疗保障问题有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的希望。但具体解决的力度和实际情况得看人保、卫生、民政等部门的相互博弈和利益纠葛问题的解决情况。老百姓只有看到并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才会积极参保。
最关键的是国家和地方相关资金的投入是否能及时到位?
3.提高基本医保基金管理水平。主要工作目标:
(1)大力推广就医“一卡通”等办法,方便参保人员就医和医疗费用结算。在80%的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统筹地区实现医疗费用即时结算(结报),患者只需支付自付的医疗费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分别负责)
(2)推行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支付方式。选择50种左右临床路径明确的疾病开展按病种付费试点。探索建立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供应商的谈判机制,发挥医疗保险对医疗服务和药品费用的制约作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分别负责)
(3)积极做好农民工等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跨制度、跨地区转移接续工作,开展以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为重点的就地就医、就地结算服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负责)
(4)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提高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层次。科学论证、有序开展基本医疗保障经办管理资源整合。探索委托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各类医疗保障管理服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保监会负责)
===================================================================
政策异解:
1、参保患者的医疗费用结算方式更趋人性化。但对流动人口的医疗保障和结余费用的转移等问题是否能得到高效率的解决,在现行行政管理体制条块分割的前提下,估计也就是喊喊口号,实际执行不会太乐观。
2、患者的一次性看病付费比例有望减少。但总费用的支出是增加还是减少则有待观察。
3、商业保险机构将可能变成这一轮医疗改革的最大获益者。但鉴于国内相关部门和保险机构历来在相关服务方面的态度和效率为人诟病,所以具体实施效果如何,有待观察。医药生产厂家可不希望又多一个攻关环节!!!
4、预计在国家无法全额拨款养活各个所谓非盈利医疗机构众多人员的前提下,只要这些所谓的非盈利性医疗机构的“白衣天使”依然需要通过医疗服务的收入才能养活自己、养活医院的情况下,按病种付费的方式将会被大多数的“白衣天使”技术性规避。否则这些“白衣天使”靠啥来满足买房、买车、养儿养老等需求呢?
(二)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4.进一步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主要工作目标:
(1)继续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在不少于60%的政府办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发展改革委负责)
政策异解:
基本药物制度在城市普及也只是不少于60%,农村全部普及时间未定。
这个城市普及估计在经济相对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 直辖市区域估计实施基药制度会比较决绝,估计会对不在基药目录的厂家销售产生负面影响,但如国家对社区医疗机构的资金补助无法足额、实时到位,则难坚持!
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基本药物普及时间表难定,销售保持现状的可能性更大,但不排除个别地区的长官为了向上邀功而脱离地区实际强制实施。
如果社区和乡镇医院不能销售基药以外的产品,那么OTC药店的销售竞争估计会更加惨烈!但如患者多去社区或卫生院看病开药,对其它药品的需求减少,则药店的销售好坏难料!不过好在中国的人口数量基数大,即使万分之一的人上药店买药自疗,也是足够大的市场!
阅览全文请点以下链接:
[原创]政策异解之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0年度主要工作安排
http://a.chinamsr.com/script/forum/view.asp?article_id=1621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