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的保健品销售

发布日期:2010-06-23  |  浏览次数:55772  转载来源:编辑部整理
五过后,天气逐渐变暖,保健品也进入了销售淡季若非必要,消费者一般不会到药店消费,有的药店保健品销量因此与正常销售季节比起来缩水过半。由此可见,环境对于保健品销售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高温天气的出现必然减少人们的外出时间和消费时间。在样的环境下,药店若想提升保健品的销售,不妨从营销方式上进行从“被动”到“主动”的调整。
 
传统的保健品营销方式一般采用店内经营的形式,“等待”顾客进店消费。因此,药店的客流量完全制约着保健品的销售效果,这是一“被动”的营销模式。所谓的主动营销,是指药店可变“被动等待”“主动出击”,主要有两点可做:
 
一是设立保健品“社区销售服务站”。因为保健品经营的相关要求并不像药品经营那么严格,所以药店不妨选定附近的一些大型社区,并对社区内居民的消费层次和消费状况进行调查搜集和整理定位,然后再由店员到社区内开展有针对性的促销活动。比如老年人居的社区,可以将一些养生、保健、降压类的保健品作为主打产品;而以白领女性为主的社区,可以增加美容、养颜、减肥、祛斑为主的保健品比例。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请药店的药师或外聘营养师与营销队伍一同到社区内开展“保健品使用咨询”活动,为社区内居民提供科学有效的保健品消费常识,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保健品消费观念,促进药店保健品在“社区销售服务站”的营销效果。
 
二是积极开展“送药上门”服务。很多药店,为了有效降低送药上门的成本,往往对送药的条件加以限制,比如对距离的远近和消费额的多少有明确规定。但是对于保健品而言,“上门服务”为可行:一是因为保健品的平均价格大多要高于普通药品,且利润空间也相对较高;二是由于保健品“宜长期服用才能体现保健效果”的产品特点,使得一些顾客实际上已成为某种保健品的可靠终端客户(长期使用者),往往会多疗程服用。对于这些“忠实”的客户终端,药店的送药上门服务更能“抓”住他们的心,与顾客产生互动和共鸣。
 
但是,这种“主动营销”的方式也有弊端,即顾客对“社区销售服务站”或“送货上门者”的信任程度有待提高。如果是在药店消费,顾客便没有后顾之忧,有问题还可以找到药店。但是“社区销售服务站”或“送货上门”就不一样了,由于店方不可能将营业执照等资质证件带到现场,顾客容易对其产生不信任。因此,店员的素质将在店外促销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店员的着装必须统一,要佩戴工作牌,文明用语,增强自身的可信度;其次,要给顾客开具有效的销售发票,以便顾客对营销资质进行准确判断,解除“怯于消费”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