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的两会上很多议员提出“医药分家”的建议,到今天,这项建议仍然争议不断。较为现实的是,很多百姓关心的是医药分家能否真正缓解药价贵的难题。饱受“看病贵”困扰的人们对医改的殷切期待,可想而知。
政府补贴寻缓和
医改方案提出,将实现药品零差率销售,取消药品加成,此部分由政府补贴,并提高医生待遇。对此,一位专家坦言,收受回扣已经成为一个顽疾。“凭工资,专家如何过上买车买房的日子?”该专家坦言,区级三级医院一个教授级专家能在医院拿到的工资每4000元左右,占收入绝大多数的“灰色”部分来自药品回扣,而回扣有多少,难以估计。
可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38岁的刘女士,年初因阑尾炎住进了一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级三级医院,在手术前后近十天住院时间内,仅她所用的抗生素药物费用就高达1800多元。而在另一家自治区级三甲医院工作的秦先生,同样因阑尾炎摘除术入院治疗,在选择抗生素时,他拒绝使用贵药而用“头孢一代”,仅用了300多元。治同样一种病,不同的抗生素,价格相差5倍。
还与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回扣,回扣是否能禁?厂家认为,药品的出厂价并不高,如果政府能出面进行配送,则不再需要代理公司和其中的重重环节,或许药价能降下来。若回扣不能禁,目前的基本药物目录只怕依然是摆设,因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医生可以有各种理由不选择基本药品目录中的药,那么药价高就难以解决。
但有专家指出,彻底的解决办法还是医药分开,提高医生的待遇,让药品不再与医生的收入挂钩,但这不仅需要强大的财力做支撑,而且就目前习惯了收巨额回扣的医生来说,待遇加到多少会令他们满意?
价格暴涨的源头
究竟药品的价格为什么如此之高,而降价又看似如此之难呢?一位从事药品销售的业内人士说,药品从厂家到患者手中,要经过代理公司—招标—医院三个环节,厂家生产的药品,只有经过代理公司代理到医院,再通过医生开到患者手中,才算是完成了销售。
药品生产出后,厂家需和代理公司一起将药品从近千种同类药品中推销至医院,这需要一系列的“打点成本”,“打点对象”中,分管院长、药剂科主任、主治医生都少不了;另外,作为医药代表,如何知道医生这个月究竟开了多少药?医药代表要去医院药房统计,而这时须给负责为医药代表“统方”的药剂科工作人员一定的提成,就这样笔笔加成的回扣,最终都落在患者购买药品的药费上。
例如上面的例子中阿奇霉素分散片出厂价在3元左右,药店出售的价格在10元左右,医院则在29元左右,几乎所有药品在医院出售的价格都要远高于药店,可是,由于近些年医院逐步实施了一卡通,患者拿不到处方,医生开具的处方直接在一卡通中,患者也就难以去药店拿药,80%的药品都是通过医院销售的,很少有患者能从药店购买到医生开的药品。
医药分家可行有多少
医药分家方能使虚高药价降下来,让药品的销售和医院分离,医院只管看病,将药品和所有的商品一样,放到市场中去竞争,才能切实降低患者的用药费用,这是业内人士普遍的看法。在医改方案中,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降低药价的重要举措。何为国家基本药物?据新医大五附院药事委员会副主任杨淑梅介绍,2009年发布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包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和其他医疗机构配备使用两个部分。
先期公布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包括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中成药共307个药品品种,其中有青霉素、阿莫西林等临床常用药及安宫牛黄丸、板蓝根颗粒、清开灵颗粒等中成药。作为基本药物,它具备四个功能: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使用方便;价格合理。通俗地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就好比一个“水龙头的开关”,对今后基本药物的生产、供应、使用、定价、报销等政策的制定完善和实施起决定作用。目前自治区实行的是网上集中招标采购药品,各医疗机构再从招标采购药品目录上选择所需药品。医院直接从政府手中购药是否就能避免药品价格虚高呢?据一家三级医院药剂科负责人介绍,目前取消药品销售的15%加成并没有全面普及,医院还有药价加成的空间。
将药品视为普通商品进行销售,这方法是否可行,还需要市场的验证,但是不管方法怎样,可以看到政府在行动,相信政府的举措一定能让百姓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