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的正道是做百年品牌

发布日期:2010-08-04  |  浏览次数:94135  转载来源:编辑部整理

我觉得中医药文化的一个重要根基在蕲春,传播中医药文化更离不开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做中医药要做品牌,做品牌更要注重品质。湖北有大量的优质天然药材资源,值得我们去好好利用、开发。做品质是要投入的,我们选最好的药材,买最好的设备,做最好的产品,从理论上讲,这也是一种文化。
 
近日,海峡两岸李时珍医药文化与产业发展论坛在李时珍的故乡湖北蕲春举办。其间,46集大型古装中医电视连续剧《大明医圣李时珍》公开亮相,引起各方瞩目。随着论坛、影视的传播,社会上又掀起了新一轮热议中医药文化的热潮。在这次推动中医药文化的大型社会活动中,除了两岸政界、学术界积极参与之外,李时珍医药集团为整个活动给予了极大的支持。这家源于台湾、落户蕲春、以名人名著为品牌的企业在经过10年的积淀之后,以崭新的姿态亮相,走进了大众视野。日前,记者专访了李时珍医药集团总经理林朝辉。
 
  记者:据公开的信息看,您的个人经历比较丰富,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吗?
林朝辉:我最初的专业并非医药,在台湾读的是军校,官至上尉后退伍,进入药厂。在企业工作中,偶读《本草纲目》,因感兴趣,遂开始研究中药。1996年,我在上海参加一次招商活动,得知医圣故里蕲春招商引资的信息,便产生了到大陆访医寻宗的想法,并步入创办药业的历程。这次举办海峡两岸李时珍中医药文化研讨会,我认为为中医药做了一件大好事。中药目前在国际上占据的市场不大,需要有识之士共同努力。虽然中国目前药品只有几千亿的市场,但世界市场很大。我们做中医药就需要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搭建更长远的产业基础平台,大家一起来做。这次活动得到政府的破例支持,产业界十分感激。
 
记者:此次活动中来访的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表示,2008年3月份以后,两岸之间的发展由过去的“单向”转为“双向”,医药产业成为其中的一环。今天的医药产业研讨会聚焦在产业发展上,两岸专家、学者聚在一起,也应努力从“单向”转向“双向”。医药产业要能够从人才与技术的交流,进展到产业交流:在大陆的中药制品,如何进入台湾市场;台湾的医药产业,如何进入大陆市场。您能否就此谈谈对两岸医药产业交流的想法和建议?
 
林朝辉:我希望像李时珍医药文化发展论坛这样的交流机会更多些。海峡两岸人民原本一体,中医药可以作为最好的交往内容之一。大家同源同宗,医药产业又是永远的“朝阳产业”,产业和学界都有很强的交流愿望,我们可以就物畅其流、破除保护等等方面进行想法的交换,加强两岸的合作。大陆的企业凭借很丰富的资源,利用台湾在全世界的网络,推广中医药。相信这对全世界老百姓,对世界医药、植物药也是很好的福祉和推动。对于后面进大陆的投资者,我们先行者也会利用搭建起来的平台,全力帮助他们。
 
  记者:李时珍医药集团这个名字包含着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您能否介绍是如何取得这块“金字招牌”的?
林朝辉:湖北省不仅拥有神农氏、李时珍两大医圣,更是中药材资源大省。蕲春种药历史悠久,始于唐宗,盛于明清,自古就是闻名全国的药材产地和集散地。长期以来,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的医药文化深刻影响并惠及海峡两岸,深为两岸同胞所推崇。
 
做中医药一定要做品牌,而且要做“百年品牌”,这才是中医药发展的正道。做品牌要有文化底蕴,我们在全世界一百六十多个国家注册了四十多个“本草纲目”商标,近期又花巨资将已在世界18个国家和地区注册“李时珍”的商标请回了湖北蕲春,使“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形成一个完整的商标体系,这种珠联璧合的品牌架构,在国内也极为少见,看中的就是其中包含的正宗厚重的中医药文化。
 
蕲春自然资源丰富,有百万亩野生药材,都是天然的,没有污染,我们还和当地联系,建立了万亩GAP药材基地,用GAP药材生产现代科学中药。良好的生态环境、优越的地理条件吸引了我们,好山好水出好药,低成本、高产出、优品质,受益的还是百姓。
 
蕲春是李时珍的中医药文化源头。十年来,我们不仅感受到李时珍医药的到来使企业的发展打开了新局面,更欣慰的是,我们的投资使当地政府高兴,百姓高兴,因为我们带来了效益,而且也把李时珍中医药文化推出去了。
 
  记者:您对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内涵是如何理解的?
林朝辉:我觉得中医药文化的一个重要根基在蕲春,传播中医药文化更离不开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做中医药要做品牌,做品牌更要注重品质。湖北有大量的优质天然药材资源,值得我们去好好利用、开发。做品质是要投入的,我们选最好的药材,买最好的设备,做最好的产品,从理论上讲,这也是一种文化。
 
外来的企业要做好“本土化”。做百年品牌必然要做“本土化”的品牌。我们是一家台资企业,现在更是湖北的企业,蕲春的企业。我们的“本土化”做得很彻底,企业生产基地百分之百是本地员工,所有的市场人员也都是当地人,只有我这个总经理除外。
 
  记者:对于您和李时珍医药集团来说,下一步将如何推广中医药?借助传统文化推广方面有没有系列计划?您认为会在近期和长期取得怎样的成果?
林朝辉:做品牌要讲服务。我们的通路直达消费者,我们的目标是实现厂家、商家、消费者“三赢”,即用优质的产品、正确的疗程销售、搭配销售,帮患者解除病痛。患者得到健康,商家和厂家赢得信誉和效益。相反,一些高毛利、无品牌、无质量保证的产品,最终可能对消费者、商家和厂家都会造成伤害。

分页标题

 
  此外,我们的投入看起来很大,占地2000多亩,而且从药材种植抓起,严抓质量,因为这对保证疗效很重要。我们投入了两个多亿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比起普通药厂的基础投入,差距较大。但我们相信,我们的产品到国际市场上是有竞争力的。之所以敢做这么大,还在于我们注册了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品牌,“本草纲目”和“李时珍”都是响当当的。这两个商标能支撑很多保健品、药品、食品,所以我们敢于合并7家生产企业,成为湖北省拥有健康类产品生产企业、产品种类最多的产业集团。加上我们近年大力开拓通路,商业合作伙伴由100多家增加到300多家,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会看到有更多的带有“李时珍”和“本草纲目”这样传统医药文化标识的产品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