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保健品的同质化时代

发布日期:2010-08-16  |  浏览次数:69287  转载来源:编辑部整理

 

在保健品市场中的产品定位、营销模式、营销管理同质化越来越严重,中国的医药保健品行业被迫陷入了无休止的广告战、会务战、促销战的恶性循环中。成本一次次的水涨船高,而利润却被一分分摊薄,同质化时代的保健品营销如何能破解如此的怪圈呢,可以从企业自身的管理、品牌建设以及渠道等各方面进行考虑,寻找出与众不同的解决之道。
 
同质化随市场日益强盛
 
以前市场刚刚起步时,有人利用这个办法赚了一笔狠钱,即所谓有人开路我跟着来收点钱。这几年,中国医药保健品企业,在产品上也好,在招商上也好,在营销策划上也好,在无论你干什么,我也干什么,你玩什么A概念,那我玩B概念,总之,你有我有,你有我仿,你有我跟,你有我改,市场上兴什么,我们就大家一起赶集一样赶什么。但最近几年好象成功者极少,就是成功了,也效果大不如前了。中国的保健品行业的跟风之气,似乎就是伴随着市场的成长而日益强盛的。归其原因,就象我们自己在展览会上看到的,什么新东西,新概念,其实大家玩的产品太是一样了。消费者已经接受了部分的市场教育,对你吹的那些东西热情不如当年,会自己思考检验了。没有真正的好产品和产品研发创新,兄弟们,你我已经很难再象前辈们开天辟地时那些,创造出太多的医药保健品市场神话了。美好的奇迹已经成为博物馆里的遗迹,青春一去不回头,人、企业和市场想要返老还童,只能脱胎换骨才行啦。
 
市场开始慢慢有了防备是其中一个原因,但主要原因还在于保健品企业不仅拿不出什么真正象样的产品出来,而且在营销手法和营销策划方面也已经严重同质化,在医药保健品企业风光一时的时代,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一批策划人一举跃为营销英雄,一些亲自操作或参与过成功保健品企业的营销人一夜成名,第二天早晨起来,睁眼一看,发现自己已经成为人物,堪称一时之选了!于是,有人单干,有人开咨询公司,有人转向可用医药保健品手法操作的新行当。当初也不乏好几个成功者,婷美内衣,索肤特,甚至北极绒,等等,都在国内产生相当影响。营销策划和营销系统的同质化无情地粉碎了许多保健人“一夜风流”的辉煌梦想。你干的我也会干,但大家都不爱干实在的实事,玩的都是短期的虚的,消费者一成熟起来,企业和策划团队还真就是跟着显得虚脱了。
 
顾客服务系统的个性化
 
在产品同质化的年代,企业只有三条路可走以取得竞争优势,对于当前的保健品企业,前两件也是大事,但第三件的意义更为重大,因为产品同质化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不创新已经不行了。他们分别是:一是成本控制以建立价格优势;二是塑造品牌形象,提升品牌价值,增加对顾客的吸引力;三,也是最好的策略,那就是研发出更新更好的新一代产品。
 
医药保健品企业缺乏顾客服务系统已经是个公开的秘密。由于许多同业的短期套利行为,和经销商队伍的短期谋利策略,顾客服务在许多需要它的保健品企业成了一句空话。产品卖出来了就好,管它卖出去之后洪水滔天。这样子,企业一锤子的钱是赚到手了,但消费者生气了,其结果是:这几年,医药保健品企业的名声越来越差,在有些老百姓眼里,基本上与骗子差不太多了。
 
中国医药保健品市场营销模式被复制之快,可以说是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经过我们初步了解,发现在中国医药保健品市场上,还有另外一批兄弟也正苦闷着挣扎。那就是在中国跟着保健品企业发起来的广大经销商。我们发现,中国保健品业虽然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但专业的正规、规范的保健品销售渠道却没有形成。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及人员形象如此之差,对于所有想要在明天还在继续开业的医药保健品企业来说,必然会产生挥之不去的阴暗影响。
 
改变习惯性思维
 
赚钱是商业和企业家的目的之一。不赚钱就无法继续经营和扩大企业。但对于医药保健品企业来说,重要的是要改变一味做短线产品的习惯思维模式。在营销策略上,也要改变以往以虚为主、一虚到底、穿梆再换马的魔术手法,一变为虚虚实实、虚中有实、实以生虚、虚实相生、相得益彰的完满策略。比如,应该玩炒作的你还照玩,而且玩得更好,但并不是瞎玩,而是有好的东西和完善的服务及真诚的态度之些实在的东西做根基。只有这样玩下去,你才能玩出一家受人尊敬的保健品大企业。改不是一下子把原来的长处和优势也给改掉了,而是改得扬长补短,即改成长线支撑、短线炒作、长线平衡、短线突破、长线累积、短期盈利、长中有短、短中生长的高明产品及经营策略。
 
一个企业想要成就百年基业,没有好的文化、好的制度、好的管理体系、好的人是不可能实现的。产品不但是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主要载体,更是企业和品牌的根基。消费者要的是什么?要的是产品的使用价值和精神价值。没有好的产品,企业就脱不了欺骗的干系,品牌和企业形象就成了一个空壳,一件没有用的东西。好的产品是拼杀市场、纵横天下的利器。因为人们一半的时间工作生活在你的企业里。作为企业主,你有责任对自己负责,也有责任对顾客、员工、供应商、经销商负责,而规范科学、更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及文化,对企业来讲是成功经营的基础,对相关利益群体来说则是安全和幸福的保护衣。

分页标题

 
研究成功案例,放宽视角策略创新
 
创新的能力来源于两大类区域。一是放宽视野,不断研究学习所有可供学习的知识,加深自己对市场、营销的理解,提升自己的营销理论水平。二是回到实践,从更宽广、更新的角度多多研究总结成功案例,从老经验中获得新思路、新体会。
昔日的中国保健品市场,简单粗放式管理,江湖气息极重,而现今的保健品销售市场,蒙派营销那种天空铺广告,地上铺小报的造势手法就能搅热市场的时代已经永远过去了。医药保健品到了今天,营销创新难不难?难,兄弟们,真是难。难怎么办?接着办,还是要创新!我们现在自己也在做,好产品总归不是太多,怎么办呢?营销上常规的当然要,但能不能再来点创新,哪怕一点点也好?听说在保健品企业里面,还没有什么真正的品牌,有的尽是伪品牌。即是假的,硬做出来的。这话有点偏激,但也不是完全无理。凭心而论,除了当初太阳神让包括我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激动了好一阵子之外,我们还有哪个保健品品牌让我们心悸?没有。脑白金没有,其他的更没有。品牌建设是战略性的长期行为,老板啊,使点力,不会吃亏。
 
最要不得的是天天守着自己的三板斧,一辈子到老做个程咬金。日新日日新,天才的想法就会越来越多地关照你,营销战略和策略创新的智慧源泉就会日益丰沛。另外,也不能以一两次成功经验躺在功劳薄上荡秋千,想想如何更加有效和成功地修炼自己。创新,就有生生不息的力量,创新,就有走不完看不尽的广阔天地。
 
整合优势资源
 
中国的医药保健品正在实质性的进入品牌的时代,而做品牌的核心就是强调精细化的管理过程,说白了,就是为了做长线,为了挣钱!如何做好过程管理的精细化划分呢?保健品企业和其他企业一样,要在市场上占据一个长久的优势地位,必须加强自己的内部管理。管理分成两大块,一块是虚的,叫做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一块是实的,叫做内部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这两块哪一块都大有文章可做,关键在于你企业老板能不能认识到他们的重要性,并且想不想去实践和实施一种更为高尚的社会职责。
 
首先,就是强化售后服务的功能,要变以往的口头承诺为实际行动,由专业人员针对已购买产品的消费者,定期的以电话或上门形式回访,以观察产品的服用效果,并借此培育忠诚消费者群体,从而提高产品的口碑及美誉度,加强对老客户的情感维系,并最终实现老客户的重复购买。
 
其次是做好数据库的细分,即通过整合资源,在数据库的收集统筹基础上,对数据库里的顾客和潜在消费者进行整理,然后分析用户信息,寻找出针对性途径,明确最佳沟通切入点,充分利用品牌文化以及迎合消费者需求的卖点获得消费者的支持从而最终实现购买行为。
 
再次变以往单纯借多场次的买赠促销提升销量的老手段为以“主题活动”为主的造势战术,通过健康讲座,社区推广、口碑宣传、事件营销等策略,吸引眼球,吸引公众注意力,营造市场氛围,再辅助以优惠政策,最终带动销售。
 
从保健品进入中国市场,便一直被同质化现象困扰着,并且近些年越来越严重,当前最重要的也就是要解决这一现象,否则政策再扶持,企业也不能真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