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合格的医药人

发布日期:2010-09-13  |  浏览次数:78282  转载来源:编辑部整理

 

正确指导患者用药是药师在药事服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用药交待虽然是药品调剂的最后一个环节,但却是关键步骤,它决定了患者药物治疗的成败与否。
 
惨痛的案例
 
因药师用药交待不详,某患者将外用的克霉唑阴道泡腾片当成口服药来用,不但没有产生疗效,而且给患者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某患者将2.5mg的药片当成25mg服用,造成药品严重超量;某患者服了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后外出旅游,在海边玩耍时感觉身体瘙痒,后来在医院查明是药物所致的光毒性反应;某患者将硝酸甘油片放在胸前的口袋里,造成药品受热变质失去了治疗作用……
 
  以上案例真实地记录了由于药师用药交待不详导致患者药疗部分或全部失败,没有达到药品治疗的预期目的。案例中药师只要与患者多交待几句用药注意事项,不愉快事件就可以避免。
 
  药师在指导患者用药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笔者认为,用药交待主要侧重于药品的安全性和用药依从性两个方面。
  用药交待的目的,是通过药师与患者的沟通,对患者实施药品宣教,使患者能够了解一些必要的药物相关信息,避免或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对药品的依从性,最终达到患者早日康复的目的。
 
  医药人的微笑服务
 
  微笑的力量是无穷的,“微笑会使对方富有,但不会使你变穷;它是疾病的最好药方,使失意者感到欢快,使悲哀者感到温暖”。如果药师整天都绷着一张脸,相信不会有几个患者愿意接受他的用药指导建议,更不要提用药依从性了。微笑能有效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消除隔阂和患者对药品治疗的恐惧心理,因此,药师在作用药交待时,首先应向患者报以微笑,表现出谦恭、友好、真诚的态度。
 
  有的药师认为,只有在患者用药咨询时才会有沟通,用药交待只要告诉患者如何去做,就足够了。这是片面的认识,和以前的“填鸭式教学”没有什么区别。这种交待患者只是听,但是患者听明白了多少,他对于药师的用药指令又能执行多少呢?药师必须让患者真正理解其中的一些必要内容,药疗才有可能成功。
 
  比如说,药师在用药交待后,可以试探性地问一下患者:“您听明白了吗?”“要不要我把必要的注意事项在您的药品说明书上划一下或是用纸给您写上?”“您明白具体的服药方法和疗程了吗?”而另外一方面,有的患者会问药师:“我家的小孩服药时可以用饮料送服吗?”“眼瞅就要过节了,这些降压药我能暂时不吃了吗?”此时,药师就应该通过与患者的良好沟通,纠正其理解偏差或用药误区。
 
  在发达国家,由于医患间的良好沟通,患者对医生的每一步检查或治疗都很了解,配合也很默契。“有效的沟通是成功的一半”,目前,我国药师在与患者沟通上所花的时间太少了,药师要想走向临床,首先就要在与患者的沟通上狠下功夫,掌握一些最基本的谈话技巧。沟通可以建立起相互理解、信任和支持的融洽的医患关系。有时候患者的药疗失败并不一定意味着药师的业务水平有多低,而是患者压根就没有理解药师对他的用药交待内容。
 
  药师在与患者沟通时应做到:相互尊重,平等交流;不歧视患者;不将患者的隐私随便告诉他人,为患者保守秘密(包括处方用药);在交谈中尽量用大众化的语言,少用专业性术语;尽量使用确定性的语言,少用不确定的语言。
 
  完善的用药交待
 
正确的用药交待可以让患者准确执行医嘱、合理用药,打消患者在用药方面存在的顾虑和疑惑,也有利于药品的再次核对,以便药师及时发现调配错误。而错误的用药交待只能使患者用药理解错误,延误疾病的治疗,甚至危及生命。
 
在进行用药交待时,药师要用简洁的语言或文字材料将服药的用法、用量、疗程向患者作明确具体的交待,不能含糊不清。例如,药师如果对患者说,这种药口服,每日3次,每次5mg。患者可能就这样想,每日3次,是不是指每天早中晚服用,是不是每天只要吃上3次?5mg是什么意思,是指5片吗?模糊的交待容易导致患者服药错误。药师在用药交待时,应告知患者有可能出现的药品不良反应或出现后该采取的相应措施,正确的服药姿势和最佳服药时间,药品与食物之间的禁忌,生活中应注意的事项等。总之,用药交待的内容必须是“药师说得清楚,患者听得明白”。
 
  用药交待工作使患者获得了药师高质量的用药指导和优质服务,对药师的信赖程度和用药的依从性得到了增强,确保了用药安全有效;也同时使药师在为患者付出药学服务的同时,获得了患者的理解和尊重,树立了威信,使药师的自我价值得以实现。
 
  首先是在交待用法用量时,用量最好用药品的最小包装单位来告诉患者,如粒、片、丸、滴等,尽量不用mg、g、ml等英文单词,因为它会导致患者用药错误。用法要明确交待是口服、含服或是雾化吸入,对于外用剂型如喷敷、直肠给药、阴道给药、外敷等必须说明,千万不要认为药品外包装盒上有“外”字的标识,患者自己就可以看明白了。每天服用几次,最好具体化,如每日3次,应告知患者,早上6∶00,下午14∶00,晚上22∶00左右服用,安排的时间最好以不影响患者的正常休息和工作时间为宜。
 
  对于临床上易出现问题的药品,药师应着重进行用法用量的交待。如炉甘石洗剂为混悬液,应告知患者用前摇匀;利福平、白内停眼药水,用前应把小盖中药片/丸溶于溶媒中;硝酸甘油片、西地碘含片应含服,缓释片(胶囊)、控释片(胶囊)、肠溶片(胶囊)、糖衣片、薄膜衣片一般不要拆开(掰开、研磨)服用,阿司匹林泡腾片应溶入温开水中溶解后服用;对于口服液或浓缩丸剂,可以倒在厂家配备的小盖中量取服用;栓剂应戴上厂家配备的手套后再用,以保证药品和手部的清洁;维生素类药物、助消化药、止咳糖浆类药物不宜用热水送服。

分页标题

 
  对于特殊患者如老人、儿童,或是处于哺乳期、妊娠期、疾病的特殊状态(伴有其他疾病)的患者,药师尤其要注意药品用量的交待。
 
  其次是用药的时间。
 
  药物服用时间的一般通用规则如下:
 
  晕车药在出发前半小时至1小时空腹服用。盐酸类泻药、驱虫药、四环素类抗生素空腹服用。杀菌和抑菌的药物定时服。解痉止痛药必要时服用。磺胺类药物及某些抗生素药物须间隔服。维生素类药物、对胃有刺激药物、脂溶性药物等饭后服。收敛止泻药、胃壁保护药、抗酸药、胃肠解痉药、肠道消炎药、苦味药、吸附药、利胆药等饭前服。助消化药饭时服或饭后15分钟左右服用。安眠药、宁心安神药和缓泻药等睡前服用。
 
  个别药物还须具体分析。如吗啡和杜冷丁在晚上21∶00使用时镇痛效果最好。阿司匹林在早上7∶00左右(餐后)服用,可使疗效好而持久。心脏病患者对洋地黄、地高辛和西地兰药,在凌晨时最为敏感,其作用比其他时间约高40倍,故宜在早晨6∶00~8∶00服用。氨茶碱早上7∶00左右服用。茶碱缓释片、沙丁胺醇缓释片晚上服用。赛庚啶于早上7∶00左右服用。
 
  最后是针对药品的不良反应。
 
  提前告知药品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可以让患者消除用药期间的恐惧感,减轻心理压力,并对出现的不良反应采取减量、停药或与医生联系等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避免药品不良反应对人体伤害的进一步扩大。
 
如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枸橼酸铋钾等可使大便呈现绿色或灰黑色;治疗贫血的硫酸亚铁、枸橼酸铁铵和活性炭可使粪便呈现黑色;消化道造影的硫酸钡可使大便出现灰白色;吲哚美辛可使粪便呈绿色;利福平可使粪便呈橙红色或红色。呋喃唑酮、维生素B12可使尿液呈黄色;酚酞可使尿液呈红色。这些都属正常现象,停药后即可消失,但是像感冒通片、磺胺类药物所导致的血尿就要引起警觉,在医院经检查后视情况再做进一步处理。
 
药品的每一种都有很特别的作用,因此,对待药品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