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药物流行业的各方面建设

发布日期:2010-09-21  |  浏览次数:60332  转载来源:编辑部整理

 

中国医药流通业很快将迎来争论多年的医药商业企业分级经营的局面,商业药企以后将大体分为现代物流医药企业和综合批发医药企业。反过头来,有实力的社会物流企业也将进入医院集中配送领域,其中有代表的企业如中国邮政速递物流、中国佳吉物流等基层物流网络健全的社会物流企业。
 
现代化物流建设
 
从物流建设上看,为了满足基本药物配送招标的要求,许多区域型的医药企业,基于政策鼓励和市场判断,在大规模修建医药物流中心,努力进入基本药物配送企业名单。调研发现正在酝酿建设现代医药物流中心的企业占到了到会药企的40%。大规模的现代医药物流中心投入建设,是否预示着医药流通行业又将迎来一阵“失控”的建设热潮,企业们是否将面临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成本过高、效益降低的恶果?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药品仓库使用到了自动高位立体仓库、分拣传输系统等,则需要对接的系统更多。强电建设还需要结合叉车充电的需求来考虑,一般在库内会设置专门的叉车充电区,因为叉车充电大多数需要330伏的电压。强电建设可以交给土建施工方进行,但是电缆物资必须重新招标采购。
 
当然,不可质疑的是,对药品流通过程的监管将管理更加严格,预计将有:专业的医药物流协会成立,而单的冷藏管理法案或规定将于2011年正式实施起来,商务部的医药流通业整体发展规划、医药商业分级标准、现代医药物流标准等文件将于近期陆续完成起草工作,并且现代医药物流标准将纳入基本药物配送评分细则。
 
医药物流中心的工程建设,对医药物流投资的建设周期、投资成本、开业后的运营效果都有直接影响。因此一般具有建设规模大、建设项目多、专业性要求高等特点,业主企业必须全程参与建设过程才能有效保证仓库的建设效益最大。一般说来,药品仓库由储运办公室、验收室、养护室、验收区、待运区、常温库、阴凉库、冷藏库、易串味品库、拆零库、不合格品库、医疗器械库、中药库、配电间、物料工具间及库外的空调机房、发电机房、上卸货平台、雨阳蓬等建设内容组成,其消防火灾危险性不应超过丁类。
 
强电建设主要是指药品仓库强电部分的建设,在该建设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照明系统(灯光)的布局和亮度需求、电缆线的走势、与仓库消防、空调及其他电控系统的对接等。
 
弱电建设主要是指药品仓库内电话通信、网络部分的建设,一般可以由电信部门负责施工。弱电建设也是一项高度集成和细致的工作,业主部门在施工前必须要出具《库内电脑、电话布局图》、《电子标签分布图》、《监视系统镜头分布图》等。弱电建设一般是由仓库提出需求,信息部负责联系施工单位和主持完成。需要强调的是,弱电施工要和强电施工做好协调,避免工期的冲突。
 
医保的扩容和国家政策的扶持,企业都想努力进入基本药物配送名单。但是取得配送资格,如何才能被医院勾选并真正承接药品配送任务?新的医药GSP管理规范迟迟不出台,物流中心通过何种标准认证?商务部的医药商业企业分级标准如何与新GSP文件进行对接?这些都是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
 
药品冷库建设
 
冷库建设要分成两个部分:冷库地基的土建部分和冷库厢体及库内控制系统的建设安装。
 
按照GSP有关规定,冷藏库应不少于50M3,控制温度在2℃~8℃之间,湿度控制在45%~75%之间。因此冷库的建设内容不仅仅是地基土建、库体、更重要的是还有温湿度监控系统,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在药品物流仓库的修建过程中,冷库是可以单独招标的,而且建设进度应控制在整个仓库空调系统建设完成之前,避免制约药监部门许可证现场验收的时间。
 
冷库建设需要严格按照GSP有关规定执行,尤其是电路机组不能打折扣,否则一旦发生停电事故就可能给企业货品造成损失。
 
药企的业务发展
 
无论是政策的要求还是企业自身业务发展的需要,建设现代医药物流中心仅仅是企业成长过程中的一个节点。走过这个节点并完善企业自身的治理结构,使企业具备应对各种市场环境的综合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因此,笔者认为在中国未来的医药流通市场中,企业至少要培养抗拒以下几种风险的能力:
 
国际环境风险,如2008年底突如其来的经济,也严重的对国内医药行业的上下游企业带来冲击,无论是终端市场还是银行融资都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国际性的经济危机所带来的细分行业波动,以后将更加明显,企业必须有这种抗风险能力。
 
国家政策的不确定性,中国的医药流通业已经成为明显的“半自由竞争”状态,主要原因就是新医改所带来的诸多政策明显的影响到药企的市场行为和发展。许多企业的物流建设项目也是因政策而生,国家政策对成长型的企业而言更是将产生决定型的影响。
 
行业外资本涌入也将带来地域型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虽然无论是国外药企巨头进入中国市场,还是国内大型药企的异地收购,又或者如中国澳洋、亚邦集团这样的民营大财团突然进入医药流通领域,虽然无法很快的对中国整个医药流通业产生明显的份额分割作用,但是对当地局部市场的侵夺无疑将是巨大的。而中小型药企,得学会与狼共舞的能力。

分页标题

 
同行药企业务模式创新分割市场的风险,中国企业虽然起步较低,但是对业务模式的创新一直没有停止过。尤其是在医药商业和零售领域,许多优秀药企还是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在经营模式上不断创新和改进,又或者是引入国外或发达地区的经营手段、引入成熟行业如商超领域的经营理念等,也可以推动企业的发展。
 
反过头来,上述四大因素对企业而言既是制约又是趁势而为的大好时机,因此企业应该多借鉴和利用其中的有利因素来谋求自身的发展。
 
药品仓库的各部门系统
 
药品仓库照明系统的建设,有两个方面需要注意:一是根据亮度设计库内灯具的种类和数量,尤其是目前国内仓库的库体高度普遍较高,因安装灯具太多或瓦数设计不合理会造成浪费;二是灯具的布局往往是固定的,因此灯泡的具体位置最好是错开消防喷淋头、高位立体货架顶,以安装在高位货架或普通中量型零货架之间的过道上方最佳。
 
一般而言,空高11M、库内总面积15000M2的药品仓库,需要的各类照明灯炮总数量至少超过400盏,以每日开灯8小时计算,单月灯光耗电就超过上万元人民币。因此药品仓库越高,对亮度和灯泡位置的设计就更加重要,否则极易形成浪费。药品仓库的灯泡,应选择质量较好的品牌,而且应该招标进行,降低维修机率。如果消防部门有要求,灯泡还应选择防爆灯具。
 
首先,中央空调系统在。GSP标准中,规定药品仓库的温湿度标准是:常温库10~30℃、阴凉库不超过20℃、冷藏库2~10℃,库内相对湿度为45%~75%。
 
药品仓库空调系统在规划设计阶段,药企必须清晰告知设计和施工单位上述硬性规定。但是,在部分省级药监部门发布的当地GSP验收执行标准中,却按照瓦/立方米/小时的标准来验证药品仓库的温湿度是否达标,这其实是不专业的做法,而且容易增加企业的投资成本。
 
预计,面积15000 M2的药品仓库,中央空调系统的总体投资将超过400万人民币。
 
其次,消防系统与防火门的建设。严格来说,自动喷淋系统、室内消防栓、库内的诸多防火门、医药物流中心内消防水池及其他附属设施设备都是消防建设的内容,一座面积15000 M2的药品仓库,如前文所述消防投资也要超过400万人民币。
如果药品仓库的库内门全部采用无极双轨防火门,则15 M2/门的总体投资成本近20000元人民币,预计上述面积的药品仓库仅防火门这一项内容的投资成本也要接近20万人民币。另外,消防水池、消防码头、防排烟系统、消防自动报警系统等都有专业规定,企业要请具有资质的设计和施工单位承接建设项目。
 
再者,中央空调蒸汽管道与库体墙面粉刷。中央空调的蒸汽管道建设需根据药企所选用的中央空调类型确定,一般是包含蒸汽管道铺设费、蒸汽年使用费等项目,投资也不低,但是各地标准不一样。
 
库体墙面粉刷主要是指对仓库内外墙面的粉刷工作,总投资成本和仓库内外墙面的面积以及使用的粉刷材料直接相关。站在投资节省的角度而言,仓库内墙可以用白色石灰粉粉刷,仓库外墙则可以用较好的油漆涂料粉刷,粉刷费用应该按照元/ M2进行招标,粉刷时施工方必须保证墙面粉刷次数不少于3次。墙面粉刷施工时,业主单位应派人督工。
 
此外还有配电建设。配电建设项目是药品仓库建设工程中的重要一环,涉及的物资采购专业性较强,金额也在30万~40人民币之间,因此业主企业应重点参与。
 
需要强调的是,配电项目、建设用电缆、园区内备用发电机等电力物资在采购前最好是征求当地电力主管部门的意见,避免日后出现所采买物资达不到标准的情况出现。如兴建一座前文所述面积的大型仓库,配套设施齐全的话,仅电缆一项购置金额就要过百万人民币。需注意的是,电缆招标要选择国标;如果性能允许,站在投资的角度,也不能低于96标。
根据上海通量科技的咨询经验,国内新建的医药物流中心药品仓库大多数为砖混框架结构,轻钢屋面建筑,层高11m甚至更高,柱距以9m×6m为主。
 
最后,笔者认为以下五大指标可以作为药企评判物流建设项目的依据:
 
合理性:项目的经济成本、建设周期和项目难度是否最低,功能是否适用而非单纯追求最完善;科学性:物流作业流量分析和中心整体规划布局方案设计是否科学、项目的管理组织工作是否科学;匹配性:项目的设计是否与企业发展阶段和预期诉求匹配;物流能力、物流成本、业务量达到匹配;建设成本与效益的匹配;前瞻性:是否具有容纳更大业务的能力和扩展业态如第三方物流业务的能力;安全性:项目的规划咨询单位是否是第三方,选用的软硬件是否已经回避了同行,产品本身是否具有成熟的行业经验,要充分保证不要为同行的药企提供窃取本企业机密的可能。
 
自进入2010年以来,中国的医药物流行业一直在惊疑不定中曲折发展。一方面是基本药物配送招标对医药物流市场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企业难判走向;另一方面,中国国药、南京医药、上海医药、九州通医药等众多国内大型医药商业药企纷纷加快了整合内外优质资源,加快资本并购的进程,搅动了现代医药物流建设的热潮。

分页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