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不仅带动了药品市场的整体扩容,对于零售药店来说,公立医院改革、基本药物等相关政策也在深刻影响着零售药店的发展。2009年,中国零售药店的发展环境从上至下发生着深刻的变革——首先是新医改带来的政策环境的改变,其次是消费者的购药行为的变化。
数字化运营
“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体验经济的时代。”致联市场研究有限公司总裁吴钢民说。据吴钢民介绍,早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的未来学家托夫勒就预测到未来会出现建立在经验和心理基础上的经济,并在《未来冲击》一书中谈到了体验经济,指出商家将靠提供美好的体验取胜。“其实,‘体验’在当今社会中无处不在,从我们买房、买车要有高尚或尊贵的体验,到在咖啡店喝咖啡要有悠闲、享受的体验,等等……”吴钢民说。
体验经济时代下的药店也需要顺应消费者的变化,开展“体验营销”。药店消费者在药店购买药品的时候,存在心理决策的过程,而这个决策过程往往取决于其在药店里的综合感受。可以说,从顾客进门的那一刻开始,他所看到、碰到、听到、感觉的,都是体验营销的过程。
实行计算机网络管理,通过市场获取信息,用信息支撑决策,将会成为药店未来的发展趋势。对此,零售的每个足印都可以用数字来描述,从成功选址的支持,到经营管理的改进与提高,以及商品的管理、供应商管理、厂商合作……有了数据的支持,就像在黑夜中行路有了路灯,让我们的步伐更加快速。无论企业处在哪个阶段,只要做好数字化运营,都会有回报。
除了了解市场变化,加强自身管理外,零售药店的“主动出击”还应该体现在“敢谏敢言”。所有零售药店、工业企业从现在到今后3年的过程中积极参与,积极提供第一手情况,以便促进新医改政策的完善。
市场扩容加大
尽管这两种变化的影响都难以在短期内明显显现,但业内对这些变化的探讨却已经进行了多次……在大包会展览(北京)有限公司主办的第七届药店大包会上,“医改新政将如何影响药店”、“消费者未来会有哪些新的需求”之类的问题成为与会者热烈讨论的话题。今年增长20%的信心主要来自于两方面:第一,药品相对刚性的需求决定其消费额会一直上升;第二,就是新医改拉动市场扩容。现在已经出台的五项政策——新农合、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传染病免费治疗、列入计划免疫的13种疫苗全部免费、特困人口救助,加在一起,政府的投入体现在药品市场扩容上大概在1600亿~1700亿元之间。
政府投入增加了市场销售总量,但在总量中,药店能得到多少还说不清楚。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投入要保障的对象是“两民”——农民和居民,这个“两民市场”,如果你不去争,你就失掉了很大的机会。
新医改不仅带动了药品市场的整体扩容,对于零售药店来说,公立医院改革、基本药物等相关政策也在深刻影响着零售药店的发展。而除此之外,消费者也在潜移默化中有了非常多的变化。对于这种变化,将其归结为三个方面:第一,消费者在传染病暴发后提高了健康意识。SARS之后,中国人的健康意识提到新的高度,而此后的禽流感、还有正在全世界蔓延的甲型H1N1流感,使得消费者对健康越来越关注,消费者对于自己的身体状况也越来越关心。第二,消费者主动自学医药知识。在过去两年中,《求医不如求自己》、《不生病的智慧》等书籍的畅销,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第三,消费者掌握了更多的信息。过去医药企业向消费者传递信息,通常是“说什么就是什么”,但是今天消费者能够通过互联网掌握更多信息。有句话讲,网络时代一个消费者可以让企业生,也可以让企业死。
消费者发生以上改变的结果就是,医药企业的营销要更费脑筋。对于零售药店来说,一名消费者走进药店的时候,他可能比店员更“专业”。据肖明超介绍,目前自我药疗的行为也在不断增加,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今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感冒发烧、咳嗽、咽炎、扁桃体炎、牙病、过敏等常见疾病的发病率有所提高,带来了常用药品销售额的上量。
渐进性推进
目前,能够在全国覆盖一、二、三、四级城市的领军型品牌连锁药店还不多见。另外,人才是连锁药店发展的瓶颈,未来如何快速扩张,需要的可能是资本,也可能是合作伙伴。但无论如何,连锁药店的大发展还需要一段较长时间。大包会展览(北京)有限公司和新生代监测机构今年针对700家中国连锁药店高层管理者开展的问卷调查显示,有50%的连锁药店认为自己还处于成长期,而新医改政策将会刺激药店行业的发展和强化企业的信心。另外,根据他们的调研数据,销售额排名前500位的连锁药店,年度总营业额都在2400万元以上,总营业额在5亿元以上的连锁药店占8%。这个结论说明连锁药店大规模扩容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新医改方案中曾经采纳过这样一条:“探索公立医院门诊药房改制为零售药店等医药分开的有效途径”,尽管不少业内人士都认为新医改对于零售药店来说是利空,但仍有观点认为未来的政策环境值得期待。医药分开的方向是清楚的,只是难度非常大,所以很可能是渐进性推进分开,不是“一刀切”。另外,根据新医改方案,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所有零售药店均应配备和销售基本药物,允许患者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买药物。比如,如果针对基本药物有补偿政策,应该是既给医疗机构,也给零售药店;但是不排除也有另一种可能,只给基层卫生机构,不给零售药店。究竟是哪一个,现在还说不好,只是这两种可能,我倾向于前面一个。对此,方案中对零售药店和基层医疗机构使用一样的相对应字眼,基层医疗机构叫全部配备和使用,零售药店叫均应配备和销售,从政策常规分析,“全部配备和使用”与“均应配备和销售”,是对应服务的两个侧面,在政策上应该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