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用评价获取国际竞争力

发布日期:2010-12-11  |  浏览次数:50052  转载来源:编辑部整理

       据海关数据,2010年1~10月,我国保健品出口5.3万吨,出口数量同比增长63.96%,出口额4.1亿美元,同比增长28.82%,但出口价格同比却降低了21.44%。保健品进口数量26万吨,进口数量同比增长29.86%,进口额3.4亿美元,同比增长31.22%,进口价格少量增长(根据海关保健品编码统计,以食品或饮片形式出口的数据未统计在内)。从数据可以看出,中国保健品出口数量大幅增长,但出口价格却下降较多,出口利润挤压严重。而我国对国外保健品却需求旺盛,进口数量和金额增长幅度较大。
 
  我国保健品行业现状是:一方面,我国保健品多以利润空间低的原料方式出口,如2009年植物提取物出口额为6.93亿美元;而另一方面,国际健康巨头看好我国保健市场纷纷进军中国,例如现已有多个国家的健康产业公司与医保商会建立联系,如美国、加拿大、日本、法国、英国、韩国、斯里兰卡等,希望从注册、市场及经销渠道等方面给予帮助。
 
  而国内的保健食品市场十分混乱。据统计,我国经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注册的保健食品1万余种,而市场上“食字号”、“健字号”、“监字号”、“监健字号”等产品却达5万多种。一些企业为获取超额利益以假乱真、以次充好,不仅侵害人们群众的利益,也给产品出口带来负面影响。据报道,国内半数以上人认为保健品与实际宣传不符,保健行业的信用危机严重阻碍了我国保健食品行业的发展。在此大环境下,我国保健品企业该如何站稳脚跟,赢得国际市场?
 
  品牌建设已日益成为企业获取长期、稳定竞争优势的最重要因素,品牌营销成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日益紧迫和重要的课题。因此,在保健行业开展信用评价,是企业建立自我品牌站稳市场的有效手段,也是获取国际竞争力的新来源。
 
  目前,信用评价工作由商务部和国资委共同组织开展。保健品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组织都加大了推动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的力度,形成立体管理模式,加大保健品质量安全的管理。
 
  法律保障信用基础  
  作为保健品行业的主管部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及地方药监部门加强了产品的监管力度:《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2005年)、《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实施良好;针对保健食品虚假广告泛滥等弊政,SFDA联合各省市药监部门重拳出击,连连曝光违法广告,起到良好的威慑作用。
 
  今年,药监部门对满5年有效期的保健产品启动了再注册,并对未设有效期的产品研究制定了《保健食品清理换证工作方案》、《保健食品清理换证实施意见》、《保健食品清理换证审评要点》,作为开展保健食品清理换证和再注册工作的法律依据。这些法律法规为保健行业信用体系构建了清晰的框架,并为企业产品注册生产、质量安全、营销和售后的信用体系建立基础条件。
 
  行业组织起主导作用  
  行业组织在加强行业自律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力。据统计,目前共有128家全国性的商会协会参与了行业信用评价工作,共评出A级(良好)以上信用等级的企业近4000家。
 
  另外,商务化的信用服务也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各类商业性征信机构已发展至100多家,资信评级机构80多家,信用担保机构2000多家,商业信用服务的产品逐年增加。
 
  地方积极响应国家政策  
  地方相关部门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积极行动促进开展信用建设工作。例如作为保健品企业聚集的大省——广东省,在全国建立“信用等级”评价和“失信企业黑名单制度”,综合根据保健产品企业提供的资质证明和各方面市场表现、消费者反馈信息对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评价,信用不好、消费者投诉较多、行业评价不佳的企业将被拉入“黑名单”,并且依法对外曝光,向政府提供失信企业的信息,以净化保健食品市场,保障消费者权益。
 
  一些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在建立商务领域的信用体系后,又继续探索在更大范围整合商务信用体系。如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商务主管部门积极促进区域性信用体系建设合作机制,形成“信用长三角”区域合作发展模式。此举深得外商青睐,促进经济迅猛发展。
 
  提高企业进出口软实力  
  企业往往高度关注原材料、劳动力、能耗、土地等经营的“硬成本”,却没有意识到诚信建设、品质保障等‘软成本’给企业带来的变化。信用度提高可直接推动大批企业享受“守法便利”,降低经营成本,并将成为我国外贸企业获取国际竞争力的新来源。例如信用评价评级在A级及以上的企业,可在《国际商报》上推广。
 
  另外,信用评价可为产品进出口提供便利。海关总署公告2010年发布第56号(关于深化分类通关改革),全面推进以促进企业守法自律为目标的分类通关改革工作。分类通关是海关以企业资信状况为基础,综合商品、物流等各类要素,按照风险高低对进出口货物实施分类通关作业。对诚信守法企业的进出口货物,海关快速放行。信用评价A类及以上企业经注册地海关同意,并与海关、电子口岸签订协议书后,可在全国试点海关范围内适用“事后交单”通关方式。凡是商誉好、诚信度高的企业,海关报单短时间就解决问题,而有过违规记录的企业,报关时间则大幅延长。据企业反馈,信用评价大大节省了通关成本,企业的生产和销售计划稳定度也得以大幅提高。
 
  但是,信用评价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目前获得保健行业信用评价A级以上的仅有汤臣倍健、新时代、森宇控股3家,而信用评价结果大大提高了此3家企业的信誉度及品牌效应。而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觉得提升信用不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不愿意在信用建设方面投入资源。
 
  针对此问题,各企业需要将眼光放得更远一点,抛开现时利益机制而看到信用评价给企业带来的软实力;政府部门需要加大信用评价结果的应用,让企业看到更多的实际利益。另外,需要加大广大人们群众对信用评价结果的认知度,认识到信用评价等级的科学性权威性,优先选择信用等级高的企业的产品,并以此带动保健市场健康的发展。

分页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