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不行的企业需要赶紧换脑

发布日期:2010-12-17  |  浏览次数:92742  转载来源:编辑部整理
当今企业,如果经营理念再不调整,那是没有什么前途而言的。
 
     在许多人的意识中,冬天来了,大家已完全领略到冬的寒冷,企业家们也从忙碌中静下来参加各种论坛与讲座,财经类报刊杂志发行量蹭蹭上涨,因为经济低迷,大家更加关心媒体报道,希望能从媒体获取信息,从而聆听专家的建议,财经节目日益受到深切关注。
 
    让我们来回望上一次美国的大萧条,那是1929年到1933年间,世界性经济危机让企业经营理念发生了第一次革命——销售意识确立,销售的地位首次超越了生产,营销自此产生。1933年大萧条带来了营销概念的产生,推销术、广告术、公关术细分类别产生并得到重视,这也带来了全新的经营理念,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开始向下延伸,最终造就了全球跨国公司的产生。
 
 
    不是吗,许多挣扎在生死线边缘的企业,由于没有显赫的品牌声誉,面对寒冬,也无法完全复制行业领袖企业一样的应对办法。因此,必须找出适合自己的“过冬”方法。
 
 
    这方面,盛田昭夫的做法给我们带来了深刻启示。
 
    1956年2月,日本索尼公司的副总裁盛田昭夫又踏上美利坚的土地。这是他第100次横跨太平洋,寻找产品的销路。
 
    纽约的初春,寒风刺骨,蒙蒙细雨夹着朵朵雪花,大街上的行人十分稀少。
 
    身材矮小的盛田昭夫带着小型的晶体管收音机,顶着凛冽的寒风,穿街走巷,登门拜访那些可能与索尼公司合作的零售商。
 
    然而,当那些零售商们见到这小小的收音机时,既感到十分有趣,又感到迷惘不解。他们说:“你们为什么要生产这种小玩意儿?我们美国人的住房特点是房子大,房间多,他们需要的是造型美、音响好,可以做房间摆设的大收音机。这小玩意儿恐怕不会有多少人想要的。”
 
    盛田并不因此气馁,他坚信这种耗费了无数心血而研究制成的小型晶体管收音机,一定会让美国人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