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药流通领域,新医改的指挥棒让这个领域的大象和蝌蚪们频频异动,“两票制”、以省为单位招标、招标主体由批发商改为生产企业,一系列医改新政的出台,使模式问题再次牵动商业企业的神经。聪明的商业公司发现,医改的政策倾向是鼓励集中,而要达到集中,商业公司需要供应商巨头的支持,于是他们进一步寻求与上游供应商的战略合作。山东海王银河高层日前就表示,该公司将推行阳光集中配送模式,并向供应商作出了相应的服务承诺。有这种合作需求的并非只有商业公司,在产业链的上游,生产商出于自身的战略考量,也在寻求与强势商业公司的合作。去年的最后一天,东阿阿胶股份公司总经理秦玉峰到访山东海王银河,并就战略合作事宜与海王银河董事长兼总裁孔宪俊进行深度交流。
可以看出,在新医改语境下,强势工商企业之间的合作是一种发展趋势。在我国医药商业集中度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集中将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主题词。对于商业公司而言,基本药物的集中招标、配送,首先要衡量的就是其经营规模、覆盖面和配送能力,只有达到了一定的层级,才可能保证药物配送到位,商业公司自身才会有合理的利润。
而在推广产品时,很多医药生产企业虽然有自己的营销网络,但对比专业的商业公司而言,在网络、客情、与当地政府部门的关系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弱势。在基本药物以省为单位招标等政策下,医院资源将更多地集中到强势商业公司手中,这将迫使生产企业寻求与强势商业公司加强合作,以谋求通过其网络将自己的产品配送到医院市场,或者继续保持在医院市场的产品份额。即使是没有基本药物的生产企业,也可以通过强势商业公司配送基本药物的优势网络,将自己的产品打入医院市场。
因此,在合作过程中,生产企业和商业公司都应该寻找双方合作的契合点。工商之间的合作既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恩赐,也不是高攀,而是一种双赢,这个双赢的基础就是要找到合作的契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