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阿阿胶发布公告称要提高阿胶出厂价,而在此前一周,片仔癀药业和桂林三金也在同一天宣布提价。在原料上涨的重压之下,上游企业不得不将部分成本压力转嫁下游。对于零售终端而言,提价是否会对销售产生影响?1月11日,本报记者对各地药店展开调查。
各地药店升幅明显
在本次涨价潮中,东阿阿胶每公斤阿胶块的出厂价调至接近千元;片仔癀调价后国内销售价220元/粒,涨幅10%,出口销售20.5美元/粒,涨幅17%;桂林三金则上调了包括三金片、西瓜霜及西瓜霜润喉片在内的6%~8%的供货价。
记者通过对不同地区的药店调查发现,以东阿阿胶为例,在山西万民药店,原来热销的半斤装阿胶原价210元,现在卖230多元,升幅为10%;在广州二天堂大药房,一斤装的阿胶原价350元,现在已经涨到520多元,涨幅接近50%;而在江苏芝林大药房,原价为310多元的一斤装阿胶,涨价后卖750元,涨幅高达130%。
上海三九药房一店长告诉记者,虽然已经知道了阿胶的提价公告,但目前还没收到公司的正式提价通知。而江苏南京芝林大药房某店长介绍,由于价格涨幅过大,加上低价阿胶断货,南京有一些药店选择停卖阿胶。对此,药店店员也向消费者解释过原因,目前,有的消费者已经选择了替代品,或者等到会员日或促销期间才选择购买阿胶产品。
提价要维护终端利益
记者此次调查显示,此次数家中药企业密集提价,对药店终端的销售产生了不少影响。对此,康美药业OTC事业部总经理李汉辉认为,企业维护好终端的利益,是成功提价的最重要因素。以东阿阿胶为例,比起过往的几次温和提价,今年的这次提价似乎想做到一步到位。但他认为,提价的同时必须要做好终端维护,让其在这次大幅度的提价浪潮中,继续销售阿胶产品。其次,提价也是一次考验,看企业能否通过优秀的产品品质来留住一批忠诚客户。
而昆明滇虹药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从选也分析道,企业提价是在原材料价格上涨前提下的无奈之举,终端方面如果要维价,只能通过压缩产品的利润空间,这样无疑会加大终端自身的经营压力,同时,若产品提价超出消费者的承受能力,也会导致药店和客户都重新选择价钱稍低的替代品。从长远来看,依赖提高出厂价来拉高销售额始终不是惟一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