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代表这一“职业”有望“转正”

发布日期:2011-01-16  |  浏览次数:54484  转载来源:编辑部整理

京城不少医院的门诊部、住院部门口,都竖着一块醒目的警示牌:“严禁医药代表入内!”似乎挂上了这块牌子,就能与“药品回扣”、“商业贿赂”等词汇划清界限。然而,众多医疗回扣被曝光事件证明,医药代表是无孔不入的,再有威慑力的牌子,都无法切断医院、医生与医药代表的联系。 

    在中国被妖魔化的医药代表,在欧美等国家却是一份高尚又体面的工作,有很高准入门槛,同时要具备很高的职业操守。他们不仅给临床医生传递药品知识,而且还收集临床药品安全信息,反馈给药品研制开发企业,为下一步改进或研发新的药品提供宝贵线索。 

    目前在中国,很多外国制药企业已经开始对医药代表实行专业培训和资格认证。同时严格规范医药代表的行为,如诺华就有明确要求:医药代表只要被发现给医生钱就开除。而绝大多数国内药企的医药代表还处于“散兵游勇”状态,素质普遍偏低,从未接受过专业培训,与医生接触完全是金钱交易,这种行为甚至是企业所默许的。 

    近日有消息称,卫生部已经着手规范医药代表行业,“医药代表认证”未来将成为官方强制性的准入制度,而医药代表这一“职业”也有望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 

    实施医药代表认证制度,对于肃清医药代表行业,提高这一行业的整体素质和道德水平有很大帮助。但医药代表仅凭一纸职业认证就能“翻身”吗?这种做法只能“治标”却很难“治本”。事实上,“医药不分家”、“医药养医”的体制弊端,才是连接制药企业、医药代表、代理商、医院、医生这一“回扣链条”的关键所在,医药代表只不过是扮演了“替罪羊”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