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绩效管理,是指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为了达到组织目标共同参与的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应用、绩效目标提升的持续循环过程,绩效管理的目的是持续提升个人、部门和组织的绩效。
在企业绩效管理中,绩效衡量扮演着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使用得当它可以成为大幅度提高组织绩效的助推器,使用不当则会变成组织变革和绩效提升的拦路虎。
有效地使用绩效衡量方法可以对企业运营状况进行及时的反馈。根据这些反馈我们可以判断企业是否在向自己的组织目标迈进、员工是否需要培训、流程该如何优化重组等等。
作为对企业运营结果的反映,绩效衡量为企业的改进方向提供了切实的依据。
与此同时,绩效衡量使用不当也有可能造成打击组织士气、降低团队效率、妨碍质量改进等负面因素。企业绩效衡量中存在四个最常见的陷阱:
经验主义:重历史轻未来
结果管理的基础是历史信息,它展示的是今天的结果,这样的结果往往是昨天的管理决策造成的。但是,对于今天的决策如何影响未来的结果往往并不具备参考和预测价值。
在这个充满竞争和变化的时代,企业已经不能根据以往的经验判断预测未来。
提高和改进始于对结果有重大影响的关键服务、产品、流程和支持系统的识别和衡量。但是,如果采用守株待兔的方式单纯从过去的经验来做判断,就像驾驶者只看后视镜,企业早晚会驶入绩效下滑的泥潭。
范围错位:重内部轻外部
很多企业设计的绩效指标着眼于满足内部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