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北社康中心,以前人满为患的大厅,如今门可罗雀。
从社康中心反映的社保局暗访执法方式看,主要分三种:
1 “神秘患者”拿着与其本人相貌非常相似的他人医保卡就诊,让当值医生难以分辨;
2 “神秘患者”假装非常难受,有紧急病痛让医生马上治疗,不给医生核卡机会;
3 当值医生若发现医保卡有所不同,“神秘患者”采取吵骂的方法,给当值医生施压让其就范。
在今年8月份,多家社康中心和门诊部被深圳市社保局处罚,除数百元罚款外,暂停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记账资格。理由是,社保局经暗访、现场检查等调查,发现“医生给参保患者看病不核卡,记账员不核卡,造成医疗保险基金流失”。
“监督管理可以,但为什么要采取这种钓鱼执法的方式?”这是记者近日采访多家受罚的社康中心时,负责人最为集中的质疑。更令受罚社康中心附近居民不满的是,社保局对社康中心暂停刷医保卡的处罚,其实最终惩罚的是患者,因为在此期间,所有人不能在受罚社康中心处刷医保卡了。而社保局不愿就此事件作正面回应。
神秘患者:先“看病”后执法
近段时间,本报陆续接到不少患者反映,称一些本能刷医保卡的社康中心现在不能刷卡,询问得知,发现是社保局对社康中心的处罚规定。记者从多家社康中心了解时,社康中心普遍反映遭遇到社保局的“钓鱼执法”。
经统计,社保局对社康中心进行“钓鱼执法”的时间多为今年五六月份。
王海廷,莲花北二社康中心医生。在6月份的一次诊疗过程中,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接待了社保局人员假扮的患者。虽事件已过去了4个多月,在其向记者描述当时情况时,还是显得忿忿不平。
据其介绍,当天下午三四时,有两中年女子过来看病,称嗓子痛,其中一位拿出医保卡,在核对后,发现照片年龄和样子与持卡者本人很相似,检查结束后,便给患者开药,但当对方从收费窗口拿到药品和票据后,两人称是社保局来检查的。“医保卡上的照片和本人非常像,我根本不可能怀疑的。”王海廷说。
对此,莲花北二社康中心收费窗口的收费员舒丹也称,当时进来两女子,门外还站着几位,她一直以为是一起看病的,在刷医保卡时,其也核对身份,照片和持卡者很像。“照片比照没问题的情况下,不可能不开药的。”
“当她们亮明身份称是社保局的人时,我感觉被戏弄了。”王海廷医生说。
事发后,刘桂琴主任也跟社保局人员理论,称这样执法让社康中心难以接受,持卡者拿着有相似度极高照片的医保卡,谎称是持卡者就诊,设套让医生钻进去,故意制造不核卡的事实,“监督执法方式难道只能这样?”
刘桂琴说,要是当时她们拿着的医保卡性别不同,年纪或者长相有出入,医生核卡后肯定看得出来。
据悉,福田区另外一家社康中心因为社保局的处罚,已将当值医生辞退。
据该社康中心主任描述,当天,也是有患者进来,一直大喊着腰背有问题,非常疼,要医生马上看病并按摩,见患者很紧急,医生没来得及核卡,赶紧对患者进行诊疗,在诊疗后开药时,发现社保卡和本人不像,医生提出来质疑,但患者坚称是自己的,并一再地催促医生显得很生气,医生只好以患者所持的医保卡开了药。
同样,当患者拿到药品和票据后,再次直接亮出社保局监督人员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