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实现社区医院与大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是广州医改的重要工作之一,但大医院开出的成熟处方,在回到社区时往往面临取不到药的窘境。对此,广州市卫生局已着手开始对社区药房进行扩容。
据悉,自广州市于去年12月公布医改的举措和系列方案后,与当月下旬全面在全市200多家社区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全面推行基本药物。这些公办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将在半年时间内清空自有药房,只配备依照国家、广东省制定的基本目录进行药物配备,社区销售基本药物时取消15%的药品加成。
南都记者通过对广州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走访发现,受广州市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病等系列政策影响,许多社区医院的主要业务之一就是为慢性病参保患者提供高报销比例的慢性病药物。“全面彻底地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后,我们担心的是一些用开医保药物、但不适应基本药物的患者群,要么再次向大医院集中取药,要么就去到了大医院后回不了社区了。”社区医院普遍存在类似担忧。
市政协委员、广州市卫生局副局长张立表示,对于基本药物不够用的问题,卫生局也已做出了初步意见,在为期半年的过渡期内,允许社区医院除使用基本药物外,增加100-150种广州市医保报销目录内的常用慢病药物,以保障医保患者社区就医时用药需求。
“卫生局目前已把这一方案上报给市政府并得到市长的批复,并将力争获得省医保办的同意。”市卫生局规材处处长申一帆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