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职场众“族”之怨气幽生?设个出口!

发布日期:2011-05-14  |  浏览次数:50209  转载来源:编辑部整理

“职场幽怨族”特征:

对身边的人和事非常敏感,常常把工作中的不如意归结为各种外在因素;或有想法得不到支持,或有才华得不到施展;或欲加薪而不成,或欲晋升而无望;或被同事穿小鞋,或被上司误会……压力越来越大,情绪越来越糟,最终被怨气笼罩,以致张眼不见工作,开口只谈“郁闷”。

某网站蹭曾做过一个职场抱怨状态的调查报告。在参与调查的5000余人中,65.7%的职场人表示自己一天抱怨次数在 1~5次之间。而对于抱怨内容,32%的人抱怨老板不能体谅员工,不是克扣工钱就是脾气暴躁;22.6%的人在抱怨情感需求没得到满足;剩下的就是同事之间永无止境的勾心斗角,以及他人八卦。

面对满腹怨气的店员,有些店长采取较为极端的打压方式,获得的却是适得其反的效果。笔者认为,不妨这样管理此类店员:

 设“店长信箱”

没有一个完美的领导,也没有一份完美的工作。即便作为管理者的你已经觉得自己做得非常不错,但依然无法阻止店员发出一些埋怨。所谓“人在职场,万事胜意者寥寥,不如意者十有八九”,面对店员抱怨,店长应学会给抱怨一个“出口”,让下属通过有效的渠道发泄不满。比如店长可以设立公开的“店长信箱”,可以是传统的邮箱,也可以是电子邮箱,每周定一个固定时间用来回复店员的不满,让下属感到你在关注他们的情绪。当员工的不满有了“出口”时,心理压力自然会减轻。

 识别积极的埋怨

并非所有的“抱怨”都是空穴来风。事实上,有些合理的抱怨是门店管理的“晴雨表”,店长应学会识别。比如,不少门店都实行加班制度,可有的门店习惯于将加班常态化,且没有按规定支付双倍以上的加班工资。当听到店员“加班倒也可以理解,但起码也不能把我们当成廉价劳动力吧”的抱怨后,店长应及时要调整门店的加班政策,控制加班频率不要太高,并按规定支付加班工资,这样,店员的埋怨便化为乌有。善于识别积极的“埋怨”,还有利于管理者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为改进工作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