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择业是每一个大学生面对的人生中又一个重要竞争,这个竞争是对同学们寒窗学习十几年最终结果的大检验。自然而然,这次的综合大考试与平时同学们的在校课程学习考试一样,有的同学成绩高,有的同学成绩不尽如人意,只不过这次考试是用人单位出题、由用人单位评分而已。笔者把求职考试中成绩不理想、以及未能通过考试的学生归为求职中的弱者。
在这次大考中信心不足,或者没考好,肯定是“功课”没做好。因为是综合考试,原因也比较复杂,有的同学是因为自己定位不准错失良机、有的同学是因为专业学习成绩不理想、有的同学是由于语言表达沟通能力欠佳、有的同学因为专业面、知识面过窄受限、有的同学是由于政治条件不符合要求,还有的同学是因为实际动手能力不强、就业信息少、社会关系不足、对用人单位的笔试面试重视不够,等等,也有的同学是好几个方面都比较欠缺,个别学生可能是因为身体条件所限。
应该说,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还没有达到普及化的程度,对各种人才的需求还十分迫切,在目前的情况下,求职中的弱者还只是相对而言。竞争越是激烈的行业、部门、职位,能够获得通过的毕业生相对来说综合竞争力也越强,员工素质也越高。无论哪个学校、哪个毕业生,都希望自己到更高的层面谋职,希望自己的工作风光、体面。因此,也需要毕业生本身具备相应的应聘条件。
显然,要成为求职中的强者,就如同参加考试一样,非考试前突击复习所能应对,这是四年大学生活、甚至之前二十余年积累的结果。由于每个用人单位的用人侧重点不一样,每个同学的优势劣势也不一样,毕业求职应有自知之明,做到知己知彼才可。对有的用人单位来说,也许你采取田忌赛马的战术就可以取胜;而对竞争激烈大家都挤破头想进去的单位来说,你的弱点就好比木桶上的短板,直接决定着你的最终结果。
也许你认为,既然是考试,临阵磨枪不快也光。这话有道理。有的方面,可以采取这种办法,比如,写简历、练习包装,甚至寻找各种社会关系,等等。可是,有些方面,必须进行长期的准备,比如,提升学习成绩、社交能力、心理素质,等等,非一日之功所能达到。
竞争,让弱者走开。针对你今后打算求职的领域和方向,针对这些职业对人员素质的要求,针对自己的缺陷和不足,早一些订出计划,早一些开始复习备考,你会无往而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