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拆零销售为何难普及?

发布日期:2011-07-11  |  浏览次数:85078  转载来源:编辑部整理

相信大多数市民都有类似经历:到医院看病或者到药店购药,都是整瓶整盒买回家,但吃几粒病就好了。久而久之,家里便会有大量的过期药品,造成了大量浪费。

记者从市药品监督管理局了解到,早在2000年我国就出台了《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其中已明确规定,药品拆零销售是药店的经营业务范围之一,但并未强制要求药房必须设立拆零药柜台,也没有具体规定专柜应销售哪些拆零药品。

 市民家中过期药,多是“半拉子”药

在市民张魏宏女士的家中存着满满一塑料袋的过期药,记者数了一下,大大小小的将近20盒。 “这盒药是以前拉肚子的时候买的,当时吃了两三粒病就好了,后来就一直放在那,现在都过期了。”张女士感叹道,“现在的药都是一买一大盒,不过期才怪。”记者看到,张女士的这一大袋过期药中,很多都是只吃了一半甚至还不到四分之一。

记者近日走访市区多家药店发现,没有一家设有拆零柜台,想买几片药的要求最终没能实现。而当记者询问药品能不能拆零销售时,得到的答复都是:“拆不了,至少得买一盒。”

“药店的药都是整盒整盒卖的,哪能拆开卖啊?”在友谊路一家药店,工作人员对记者想拆零买药的要求有些吃惊,“这些药都不能拆零卖,要是感觉价格高的话,可以买价位低一些的,不过同样需要整盒整盒买。”

走访中,记者随机采访了8位买药的市民,3名年龄在60岁左右的市民表示,知道有药品拆零销售这一政策,并且购买过拆零销售的药品,但现在已找不到设有拆零专柜的药店;3位年龄为35岁左右的市民和2位年龄为25岁左右的市民则表示,他们从来没有听说过药品拆零销售。

药品拆零销售为何难普及

既然有市场需求,为什么药品拆零服务却难以推广呢? “这不仅增加了药店工作的难度和强度,而且也提高了运营的成本。”某大药房的销售经理告诉记者,“把药拆零了卖,虽然买的人会多一些,但最后的总销量可能仍远不及整盒出售。”据其介绍,药店拆零销售药品时,需在药袋上写明药品名称、规格、服用方法、有效期等,为让顾客买药用药时放心,还得将药品的说明书一份一份地复印给对方。

 某药店执业药师张晓雨认为,药品拆零销售难以普及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加大了药店的人工成本,药店拆零销售药品时,需要增设专门的柜台、专门的人员;二是影响了药店的利润,拆零销售在增加了药店人工成本的同时,却影响了药店的利润,因为,拆零销售的利润比整包装销售要小得多,所以许多药店不愿意采取这种销售方式;三是拆零销售给药店管理带来较多难题,首当其冲的就是药品拆零后容易造成损失,且一些不常用药品拆零销售会带来未售完药品过期的问题等等。另外,药品拆零以后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也成为药店的担忧。因为无论瓶装、板装还是真空压膜包装的,一旦拆开都容易受潮失效,或者出现其他质量问题。

那么,应如何推行药品拆零销售呢?一位从事多年药品销售的业内人士建议,尽管有诸多麻烦和隐患,但是面对时下居高不下的药价,药品拆零销售显得格外有意义。“药品还是有进一步拆零的余地。比如,很多盒装药都可以拆成一板一板销售,这样仍然是密封包装,可以保证药品不被污染。再附上说明书等,就能保证同整盒药一样的安全性。”这样既能够满足市民最小剂量的购买需求,减少购药支出,同时也能减少因超量购买产生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