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工业上半年保持强劲增长

发布日期:2011-07-12  |  浏览次数:56723  转载来源:编辑部整理

每年的7~8月份,都是中报业绩的密集披露期,相关上市公司全年的业绩预期也随之趋于明朗。截至7月7日,已有49家医药上市公司披露了中报业绩预告。其中,有34家预增、9家预减、4家预警、2家持平。

数据显示,1~5月,医药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同比增长29%和19%。业内有分析指出,医药工业上半年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是医药上市公司普遍预喜的有力支撑,若下半年成本压力能逐渐缓解,企业的利润增速将重新跟上收入增长的步伐。在业绩增长的带动下,目前低迷的医药板块有望走出中报行情。

中报行情可期  

7月的到来预示着2011年A股战役已进入下半场,酝酿已久的中报大戏也将一触即发。据统计,截至7月4日,已有808家上市公司公布了中期业绩预报,其中,业绩预增的有553家,占比超过6成,化工、机械、钢铁、医药等行业的整体利润增幅较大。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5月,医药制造业收入和利润同比增长29%和19%,收入增速同比略有上升,利润增速小幅回落;行业毛利率、期间费用率同比增速略有下降,税前利润率持平。其中,中药饮片子行业收入增长51.4%,利润增长59.1%,在所有子行业中表现最好;而化学原料药和生物制药子行业利润增速仅分别为5.6%和6.7%,拉低了行业整体利润增速。

上海一位资深医药行业分析师认为,今年以来中药饮片子行业表现突出,主要受益于中药材价格上涨和下游需求增长。而化学原料药利润增速相对滞缓,主要是受到去年同期大宗原料药涨价和生物制药甲流疫苗的影响,形成了较大的基数,而今年大宗原料药价格同比下滑较多;生物制品行业则受制于疫苗批签发较少,以及血液制品投浆量增速放缓。

医药工业上半年保持强劲增长,是医药上市公司中报业绩普遍预喜的有力支撑。从目前公布的预告情况看,近七成医药上市公司业绩预增。这为中报行情创造了有利条件,将对业绩预增个股行情走稳和市场的持续性反弹形成有力支撑。

不少券商发布研究报告指出,在业绩增长的带动下,低迷的医药板块有望走出中报行情。上半年医药股的大幅下跌已经消化了诸多利空因素,行业增速有望在三季度回升,目前板块估值也已步入合理区间。近期法国提出解决希腊债务危机的新建议,亦提升了外围市场情绪,对国内A股市场的反弹也能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上述医药行业分析师进一步指出,长期来看,医药行业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如果下半年收入能保持强劲增长,且相关成本压力逐渐缓解,则相关医药上市公司利润增速也将重新跟上收入增长的步伐。  

底部真金所在  

在股票市场,疯狂上涨时怎么看多都不过分,而连续下跌之后怎么看空都能找到理由。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虽然在调整大半年之后,医药板块已经到了底部区域,然而逆势而动仍需要极大勇气。

医药股走势持续偏弱一直是投资者心头的痛。从2010年11月29日到2011年6月14日,医药生物板块下跌21.5%,同期沪深300跌幅为6.78%。

但下跌的过程也是释放风险的过程,今年6月之后,一些医药股开始有所回稳,莱美药业6月份上涨8%。

从已经发布中期业绩预告的医药上市公司来看,今年上半年仍然维持稳定增长。截至7月7日,在已披露了中报预告的49家医药上市公司中,超七成预增。其中,华海药业、京新药业、英特集团、紫鑫药业等多家公司中报净利润同比预增在100%以上。

上述公司的业绩大增,主要受益于主营业务收入增加。华海药业的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沙坦类原料药产品继续快速放量,和普利类原料药稳步增长,大约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10%~150%和20%~30%。紫鑫药业中期业绩预增主则得益于中成药销售稳步增长,以及吉林省人参产业振兴规划,人参产品销售保持良好状态。

目前,在股市整体估值偏低的情况下,上市公司的中期业绩表现将成为左右个股走势的重要因素。按往常经验,中报业绩增长势头强劲的医药上市公司将吸引投资者关注。

但也有较为冷静的分析师认为,即使中报行情可期,目前仍不是乐观的时候,市场底部有待反复确认。

医药上市公司整体稳定的业绩增长,将有助于淡化投资者对此前公布的PMI等数据下行的担忧。但值得注意的是,业绩高成长并不等同于高成长,转让股权、卖房卖地、资产重组等也都可带来企业的业绩增长,因而投资者需看清其业绩增长,是否由主营业务持续增长所带动。

市场普遍认为,药品价格下降、原材料价格上涨、通货膨胀等带来的压力,仍将在下半年持续影响医药企业,预计医药板块个股行情将更加分化。一些净利润持续稳定增长、拥有独家品种、工商一体龙头和医疗服务类公司将备受资本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