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虽然各跨国药企都注重在新药研发上的投入,但产出与投入比却持续下降,药物研发的压力和困难越来越大。今年2月初,辉瑞就在业绩报告中指出,将于2012年底关闭位于英国肯特郡桑威奇的研发中心,默沙东也于去年宣布将出售位于荷兰的默沙东-欧加农研发实验室,虽然这些变动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结果,但是从事实上看,减少内部研发投入的氛围在整个国际行业中不断弥漫着。
相比这样的外部环境,中国医药市场却备受关注。许多大型跨国制药企业注意到现今中国患者具有很大的新药消费能力与潜力,因此,纷纷把销售重点转移到中国,并加强针对中国市场的新药研发。大型跨国药企的矛头转向,对于国内企业来说,无疑是加大了发展的难度,这样就使得国内企业的各方面能力备受考验。
“国内企业应成为未来医药创新的主体,要从被动参与者变为领导者,如果不作领导者,国外企业就会成为领导者。”4月20日在成都举行的“2011年全国医药工业技术年会”上,科技部社会发展司生物医药处副处长张兆丰说。
要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医药市场上站稳脚跟,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相对于其他方面来说,研究开发的能力显得更为重要,优秀的研究团队能够保证品种的不断更新,使得企业能够拥有质量更好、更有竞争力的产品。而海南海灵化学制药有限公司就拥有这样的一支优秀团队——海南宝时药物研究所有限公司。
海南宝时药物研究所有限公司一向重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现今拥有研发人员约40人,可以说是阵容庞大,而且这些研发人员都来自于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国内著名院校,并拥有丰富的研发经验。
研究所在获得产品许可或开展研发项目之前都会进行详尽的市场分析,以确保药品的市场潜力和安全性及疗效。而其实行的项目管理制度,对每一研发项目均成立相应的项目组,严格执行项目计划、预算,从而可以高效地推进项目的开展,并确保研发项目的质量,控制并降低项目的成本支出。
除了内部研发外,研究所还积极开展及与大学或研究机构(包括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广州医药工业研究院及南京医科大学流行与卫生统计学系)合作进行研发以及临床试验,不仅仅丰富了工作人员的研发经验,更是为医药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