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在困难中快速增长

发布日期:2011-07-20  |  浏览次数:76301  转载来源:编辑部整理

 2010年和今年上半年,无论从行业经营表现,还是从资本市场的表现来看,医药板块都可以说经历了冰火两重天。  

    2010年医药板块上涨29.56%,超越上证指数44个百分点,各子板块中表现最好的是医疗服务、中药和化学制剂,涨幅最小的是化学原料药板块;今年上半年,医药板块下跌14.5%,比上证指数(下跌1.64%)多跌近13个百分点。各子板块中表现最好的是原料药板块,仅下跌4.65%,跌幅最大的是医疗服务板块,下跌23.38%。  

    从医药板块的阶段性高点2010年11月29日~2011年7月7日,医药板块整体下跌19.36%。  

    收入增加  

    成本也增加  利润下滑  

    从统计局发布的1~5月医药制造业数据来看:收入同比增长29.32%(今年前2个月27.74%;2010年前11个月为26.50%),增速逐步提升的趋势明显;但利润总额增速明显放缓,前5个月增长20.68%(今年前2个月22.30%;2010年前11个月为29.98%),如果只看3~5月,利润的同比增速已滑落到20%以下(19.83%)。  

    利润下滑的重要原因是生产成本的涨幅太快,前5个月同比增长32.77%(今年前2个月31.46%;2010年前11个月为27.11%)。2008年前2个月,行业生产成本增速曾达到32.18%,今年的增速又创了新高。  

    我们有一个大致的判断:成本上行,挤压了利润空间,行业整体毛利率下滑;但收入增长势头不错,又表明需求仍然旺盛,不必过分悲观。  

    困难虽多  

    环境在改善  未来可期  

    在产业规划方面,我们认为,2010年11月出台的《关于加快医药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和即将出台的“十二五”生物医药发展规划都对医药行业发展指出比较明确的方向,即调整结构、鼓励创新。  

    按照产业链来梳理,我们认为:提高、整合、发展,是政策的三个关键点。从政策方面看,研发方面:“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生产方面:新版药典(2010年10月)、新版药品GMP(今年3月正式实施)、《制药工业水污染排放标准》(2010年7月);流通方面:《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2011年5月);医院:《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安排》(2011年3月)。整体来看,以上政策有利于行业提高标准,提升集中度,促进行业更健康的发展。此外,2009版医保目录调整后“落地实施”的情况、药品价格调整,以及各省的基本药物招标采购情况,也将对企业短期经营有直接影响。  

    综合来看,我们判断,虽然还存在部分政策不尽合理(比如部分省市唯低价是取的招标政策导向,显然增加了企业经营难度),但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制定合理、可行的政策,为行业、企业营造一个稳定的环境,是更好地保障国民健康的前提。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支撑医药行业增长的因素依然存在,坚定看好在城镇化、人口老龄化、政府投入与居民收入增加的趋势下,医药行业将持续高速发展。  

    目前,医药企业在经营层面遇到的困难,主要是因为政策变动较大,经营环境出现较多不确定性,企业正常发展受到干扰。但我们相信政策的波动是暂时的,对于实力较强的企业(包括上市公司)来说,也可以是机遇,应加快自身核心能力的培育,力争在动荡的环境中提升行业地位。  

    纵观全球,美、英、日各国医药板块占股票市场总市值的比例都超过5%。截至7月7日,我国医药板块总市值占沪深两市所有股票市值的3.99%,在2010年板块景气高峰时,该比例曾达到4.8%以上。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该项指标上中国开始超越印度。应该说,医药已经逐步从早年的小市值板块,成长为大中市值板块。这与中国医药行业的发展是同步的,与优秀药企培育自身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也是同步的。我们对中国医药行业和医药企业的发展抱极大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