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药品交易所刘高清:三五年内将有5-10家现代化医药集团

发布日期:2011-08-06  |  浏览次数:62906  转载来源:编辑部整理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中国卫生经济研究中心和中国药学会药物经济学专业委员会今天召开主题为“国家药物政策:促进优质与创新”的学术论坛。

重庆药品交易所董事长,党委书记刘高清在发言致辞中介绍了重庆药品交易所的诞生背景和发展历程,以及取得的经验成绩。他在介绍中称,目前重庆几个医药集团正在组建现代医药物流,形成几大规模化的集团,估计三五年内重庆可能就会有5-10家现代化的医药集团,小的企业愿意整合在一起的也可以抱团。

以下是发言实录:

刘高清: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今天非常高兴,应邀参加北京大学光华卫生经济论坛,与大家共同交流、学习,借此机会,我将重庆药品交易所在过去一年工作中的工作进展、一些探索和体会与大家共同交流,希望引起大家的讨论和批评。

关于医改的问题我就不一一赘述了,成立药品交易所的背景主要有这么几点:

一是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基础;二是党中央国务院深化医改的大前提;三是重庆正在进行的“五大重庆建设”中的“健康重庆”,是重庆市委市政府的大决策;四是重庆正在探索走一条以“民生社会”为导向的经济发展路子;五是规范药品流通秩序,形成行业之风。

在这些大前提下,重庆药品交易所经过重庆市委市政府深入的研究提出成立,具体的就不展开说了。

重庆药品交易所从诞生就受到了各方关注,中央有关部委到各省市、各行业,去年以来接待的人次已经上百次了,在建立公平、公开、透明、公正、阳光的药品交易制度,抑制药价虚高、减轻负担方面我们所取得的进展。

2009年9月重庆市深化药物体制改革上首先提出来想法,后来向克强总理汇报并得到了总理的同意。11月份,重庆市副市长亲自主持和推动重庆药品交易所的筹建工作,并决定了药品交易所在重庆市医改小组的统一部署下由重庆卫生局、发改委、药监局等十几个部门抽调专门组成了筹建工作,具体怎么筹建的思路,也在这个会上提出了原则。

经过几个月在国内外的考察,包括欧盟、国内各省市的招标采购,以及商品交易所、上海证券等,给我们一个最大的难处,所有商品交易所,老百姓期望它的价格是往上走的,股票,越高越好,但药品交易所从诞生时最大的难题是,如果药价越高越好就麻烦了,它根本就没有存在的基础,所以当时困惑我们筹建组和研究组人最大的难题就是这个,全世界都没有一个药品交易所,当时我们想欧美肯定有成熟的,第一,它没有这么多厂商,一个欧美国家就几十个厂,我们有数千、上万,这怎么办?第二,商品交易是要往上走的,但我们是要控制价格逐步向下,趋向合理,这就是最大的制度难题。经过筹建,去年3月31号重庆药品交易所正式挂牌。又经过几个月具体的制度设计、调研,形成了一整套制度,因为制度设计不是一句话、下个文能解决的,必须要有整套严密的、系统的制度设计,成立过后我就到全市招聘人员、选拔人才,要形成药品交易所的运行机构,部门设置是很大的难题,9月29号我们正式注册了,在重庆的解放碑,交易所正式运行。又经过几个月的建设,设计系统,去年12月29号,首批药品正式挂牌交易,这大概就是去年的进展。

我跟大家重点介绍一下重庆药品交易所大家所关心的制度设计是怎么回事。

重庆药品交易所从诞生开始,经过考察论证,我们就提出来要“打造政府主导的第三方医药全流程电子商务公共平台”,这就是当时的定位,我们的制度设计坚持理念创新、思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探索新的体制和机制,在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总体框架下创新设计交易制度。

一是理念创新,我们的交易所主要是服务民生、惠及百姓的重要使命,去年6月重庆市召开全委会,就把抑制药价虚高作为民生工程写入了重庆市的十大工程中,我们的药品交易所把以人为本,服务民生作为灵魂,将公平公正阳光透明的理念植入到整个制度设计中,将服务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制度设计的根本出发点。

二是思路创新,制度设计的总体思路是规范秩序,一方面坚持信息公开,自由选择、公平交易的原则,另一方面争取质量优先、价格合理,量价结合,规范配送,现实结算,或者说统一结算的思路,我们已经初步构建了一个办法、五项规则、五个配套文件,初步形成了这样一个核心的制度框架体系。出台了重庆药品交易所的药品管理暂行办法,因为国家没有这个法规,当时我们争取了很多部门,重庆市委常委会作出决定,我们先起草一个自己的管理暂行办法,经过一两年实践就上升到地方法规的作用,所以下一步我们要上升一个条例和法规,以提高权威性。

二,五项规则,我们建立了重庆药品交易所药品交易规则,电子挂牌交易细则、交易配送细则、交易结算细则及医疗机械细则,我们制定了很多文件,有交易监督管理办法,政府十几个部门,出现违规、违纪不规范的情况怎么处理?首先要有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另外还有药品分类评价办法,就像医院分二级、三级、一级医院一样,通过这个来引导配送企业做强做大,不是通过人为来确定配送量的大小,而是通过市场的机制和引导。另外就是会员的诚信管理办法和挂牌交易结算办法。

三是管理创新,药品交易所以会员管理、交易管理、交收管理、结算管理、评价管理等五个重点关键环节的管理为核心,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实现对会员资格、产品资质、交易价格、交易行为、交收配送、货款结算等环节的全程监管,同时,以医药电子交易平台为载体,充分发挥网络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和公开性的特点,对买卖第三方实行全程跟踪和公开,会员信息、药品的挂牌信息、成交价格信息、配送信息、结算信息和评价信息都要通过我们的网络向社会直播。我们形容,就像在奥体中心,我们不参与打球,但怎么打、全场的安全秩序,交易所要管理;相反,整个买卖中第三方的交易行为都要通过现场直播向全球公开,是不是打了假球,有没有黑哨,社会会有监督、群众会有监督,球迷有监督,裁判、委员会都有监督,从这个角度来加强管理。重庆药品交易所当时在定位时有一些讨论,要主动接受行业监督、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实现管理的科学、规范和透明化。

四是服务创新,我们要致力打造一个服务平台,建立以信息中心、数据中心、结算中心三大中心为支撑的开放性医药电子商务平台,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电子交易平台中的作用,建立高效、方便、便捷的优势,利用信息手段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我们的服务效率,因为是第三方,主要是提高服务水平、效率和质量。

我介绍一下第二部分,交易流程是怎么回事。

首先我们是会员注册,所有买卖第三方都要遵守药品交易所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自愿申请作为我们的会员,首先要注册,注册的目的是什么?因为药品是个特殊商品,首先要对它的资格进行严格审查,以前有不诚信经营、不良记录,在其它省市或国家已经出现不良行为的,我们要通过资质审查把你阻挡在门外,避免假冒伪劣企业进入市场,注册成会员后我们再给他发CA证书,建立专门的帐号,保证交易循环体的安全。

第二就是产品审核,所有产品,在注册成我们的会员过后,药品会上我们的平台,对所有产品,

 

我们都会对它的质量、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只有符合审查合格的药品,方可以进入重庆药品交易所挂牌,确保这个平台交易药品的安全。你想,重庆药品交易所如果有违规违纪的药品,那这个药品交易所肯定也会垮了,所以这是对我们的风险要求、管控要求。

第三是挂牌交易,挂牌交易主要就是通过两个环节来加强,首先是交易的价格,涨得高就麻烦了,股市涨停板都要停牌,药品更是,要建立合理的市场价格,不能光降低,也要适当涨高,如果成本大量攀升就有可能涨价,现在我们正在研究完善动态的价格机制。我们有三个价格,一是入市价,二是挂牌价,三是企业价,让三个价格尽量趋于合理。

第四是对交易行为的管理,大家知道,医院和药厂是交易主体,我们主要是对交易双方的交易行为参与监管,但不参与采购,你想,医院自己买药,我们不帮它买,就像小孩一样,父母给你花钱,出钱还不讨好就麻烦了,因为现在小孩的自主意识都很强,所以我们是通过一个大的框架让买卖双方去解决。当然有一个入市价,通过价格双控来确保价格的合理性,同时有一个电子合同,它是经过法律认证的,具有法律效力。举个例子,比如入市价在10块以下,最后医院跟他谈判可能就是9块、7块、8块,总体上来讲大概就是这样,药品交易所只是通过第三方来监督,不高的时候就放开,高的时候就调控,政府主导就是在必要时给予一定干预,但不行政代替,这是我们当时设计的出发点。关于入市价当时我们也讨论了很多,一会儿叫“指导价”、一会儿叫“挂牌价”,一会儿叫“参考价”,一会儿叫“准入价”。后来大家叫“入市价”,不是强制的,随着市场环境来调节,买卖双方都处于均衡状态,这样就可以了。

第五是交收配送,主要是要加强配送,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有价无市,所以重庆药品交易所一开始就把交收配置作为重点来管理,还专门有人员,首先建立配送关系,买卖双方都由他们选,组织配送,送到医院,验收合格后通过平台,确认信息反馈到药品交易所电子交易平台,什么时候配送的,按时没有、超时没有都很清楚,如果配送服务不满意医院可以点评,好评坏评结果都会公布。

在重庆地区一个非常远的郊区县,厂家把药品送到了,当时是星期六,管理人员去打球了,但因为配送压力很大,超时两天就有可能出局,他很着急,打电话求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说这样吧,你把门打开,我送到然后你关闭,同意它。最后他真的这样做。最后到了星期一,两个单位都来书面共同签字,医院同意他迟到几天,这是医院的责任,不能怪别人,最后确认他是按时送到的。这说明配送企业高度关注我们的配送考核,不然的话他有可能出局,外地的抢救药你不及时送到,要负责任的。抢救药24个小时,普通药48个小时送到。

第六是货款结算,我们建立了结算中心,结算是统一结算和现实结算,就不详细讲了。

最后有一个考核,所有结果都要对买卖双方建立考核评价体系,定期将他们的诚信、质量、服务等在网站上向社会公布,接受考核。

第七是投诉、申诉的处理,我们这里叫三级处理,药品交易所、上级监管办、政府监督办。

第一,我们会员注册现在已经有三千多家买卖双方注册成了药品交易所的会员,包括跨国药企。第二,我们的非基本药物两万多个品规已经全面上线了,4月29号全面实现日均交易量达到30万。第三,配送交易秩序井然,累计交易定单超过10万份,药品满意率、定单满足率和服务满意率均在95%以上,甚至服务满意率大幅度提高。第四是统一结算,市政府规定是60天,但货款支付的情况30天占三分之一,45天支付的占三分之一,60天的占三分之一,还没有发现一例超过时间不支付的。第五,社会反响比较好,我就不一一讲了,新闻媒体、国内外大的医药企业都来考察,卫生部领导张茅书记亲自考察,国家药监局、科技部、有关省市政府领导前来考察的也有很多。还有很多专家学者前来考察,葛院长说,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方式来解决药品交易有可能是革命性的,会颠覆传统的药品采购方式。另外是国家行政学院的常务副院长,还有凤凰卫视、香港《文汇报》的社长带了18家港澳媒体的高层前来参观。

 

通过半年的实践运行,我们觉得已经出现了一些积极的意义:

一,减少流通环节,厂家直接挂牌,直接配送到医院,没有中间环节,严格控制下来,这方面不会出现。

二,降低药价,我们通过八个措施促使了药价的下降,通过药检所采购和去年医院采购,平均下降28.11%,当然,如果和国家最高降价幅度相比有点高了,这个不可比。

三,促进了公开阳光,降低了灰色交易和暗箱交易,有效促进了行风建设。国家的马文(音)部长正在重庆药品交易所考察,昨天晚上同志们说他今天正在我们那里考察。

四,助推了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这个我就不讲了,市场竞争都是优胜劣汰,公开阳光,产品好、质量好、服务好的产品占市场份额会越来越高,建立结算中心统一结算也减少了医药企业的资金压力,它已经形成了有利于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格局。同时,因为我们不设其它条件,只要合法都可以进,所以说是开放的平台。另外,推动了医药企业规模化发展,原来重庆有四百多家,通过我们严格的资格审查,只有300多家进入了重庆药品交易所,最后通过去年和今年的考核,现在至少到218家进来的,服务达到百分之百满意的只有169家,重庆几个医药集团正在组建现代医药物流,形成几大规模化的集团,估计三五年内重庆可能就会有5-10家现代化的医药集团,小的企业愿意整合在一起的也可以抱团。

五,有力推动公立医院的改革,以药养医逐步减少。第一是由于资金的结算。第二是加快了医保支付;第三是医疗促进,第四是重庆财政投入逐渐加大。

我们觉得做到了四个突出、四个体现:

第一,突出监管,体现政府主导,因为重庆市专门成立了监督管理委员会,由市政府的分管市长任主任,十几个部门加强监督监管,规范秩序,确保交易制度的有效执行。

第二,突出民生,体现公益性,13亿人民都有可能要吃药。

第三,突出规则,体现公平,药品交易所主要是研究规则,执行规则,所以一定要体现出公平性,而且要公开。

第四,突出阳光,体现社会性,因为药品群众关心、政府关注、百姓关系,所以我们所有信息的整个过程都要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体现社会性。当然还有一点,要突出开放,体现政府主导,市场机制,药品交易所不设门槛,所有合法企业都可以。

在这方面,重庆已经做了一些探索,但还有很多不足:

第一,规则还不够完善。

第二,我们交易的电子商务平台正在不断完善过程之中,这方面我们也欢迎各位专家给我们提出宝贵意见,下一步我们在几个方面致力于打造三个平台:

第一,丰富交易品种,我们准备下半年把医药器械和其它医药相关产品纳入到平台交易。

第二,不断完善制度,研究价格发现机制,逐步形成药品价格的动态调节机制,有升有降,逐步形成诚信价格。

第三,加快信息化的顶层设计,我们在各级部委关注下,争取了国家科技部“十二五”科技项目,通过答辩把我们纳入到示范性项目,给予我们关注和支持,我们致力于打造全流程的电子商务平台和服务平台。

最后诚挚邀请各位专家、企业家、专家学者到重庆考察、调研、指导,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我们更好地为国家医药事业服务。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