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国家推行以省为单位进行药品挂网采购及基药制度后,挂网已经成为各地临床产品和基药产品销售必备的准入条件,企业对于挂网采购的重视程度和投入水平可谓空前绝后。挂好一个地区就保证了一年的丰收粮,挂差一个地区不仅直接涉及的省份颗粒无收,还会连带周边省份黯然无光,甚至引发一连串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拉低全国挂网价格。面对挂网这道试卷,且看高手答题——
——是非题——
1.价格越低越光荣。
判断:错误!
理由:很多企业营销经验不足,又患得患失,未掌握挂网技能,无力进行有效和规范的价格维护,片面追求挂中地区数量,严重忽视挂网质量,认为只要能中标就能多卖1年,根本不了解市场和客户对产品空间的强烈要求和无情选择,更不清楚盲目低价挂网后可能造成的一系列隐患。
甚至一些未做好充分销售准备的产品也是本着“重在参与”,而不是如何真正解决好挂网来布局谋篇,导致挂网结果频频出现惊人“跳水”。
一些重点市场的取舍往往导致很多并未真正成熟的企业很快决定,哪怕大面积降价也要力保一两个重点市场不丢。但全国市场一盘棋,不应该过于计较一城一池一个标期的得失,尤其是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采集全国最低省份价格作为参考,完全打破了之前沿袭已久的传统的地域参照习惯。
有些产品全国挂网价格参差不齐,各省之间竟然相差30%甚至50%之多,其中不乏一些进口产品的身影。有的企业甚至奉行“挂得越低越光荣”的理念,直接将自己的挂网价格如过山车般大幅坠落,白白损失了公司和客户的利润空间和操作空间。
2.中了做不了没关系,不投就是没尽力。
判断:错误!
理由:同样让人啼笑皆非、匪夷所思的问题往往发生在一些基础销售经验不到位的企业,不是以专业的营销管理来掌控市场,而是以领导最朴素的感觉来指挥和评价市场。尤其是一些多规格、多重运作方式的产品,比如一些有包装概念、但又拼杀激烈的产品,部分规格列入基药,部分规格列入非基药,各地在各种规格非基药与基药划分以及挂网价格上都有很大不同,相当复杂,需要清晰规划、谨慎摸索。
3.挂网就是交交资料、报报价。
判断:错误!
理由:有些缺乏经验的企业找了有实力的客户,却丝毫未发挥出客户的作用,完全是企业闷着头交交资料、报报价完事大吉,断送了本可依靠客户实力下好、下活的棋局。还有的企业则截然相反,完全放手客户,甚至连密码都在客户手中,企业不闻不问,任由没有控标能力的小客户随意处理,甚至对挂网结果一无所知,更谈不上有效跟踪和指导管理。
4.点配先随便点几家上报,千万别空着。
判断:正确!
理由:各地区基药和非基药的点配名额都很宝贵,即使是企业由于种种原因,地面销售不到位,也应仔细筛选和使用点配名额,尽量选合作客户选择可能性大、信誉好、合作性好、支持转配的商业,在允许先点部分名额的地区则应最大限度使用规则,预留充分的点配机会,尽快落实合适的客户,依据客户的选择,调整和确定商业。
——问答题——
1.企业的新产品为什么不在挂网目录内?
答:除部分地区是按产品类别分批次挂网外,大多数地区都是全部(非基药)产品一次性挂网。挂网目录大多是依据上一轮挂网产品而定,新产品需要提前办理增补。企业具备正常的营销资源和经验的话,可以提前掌握信息,有条不紊地增补进去,不会等到正式挂网通知后,才开始手忙脚乱和顿足捶胸,通常此时再准备已为时晚矣。
2.先挂网还是先找客户?
答:通常挂网前一个月就必须提前选定客户,否则,如果客户已经和竞品厂家签约并交纳了保证金,你的客情关系或产品政策再好,也只能与理想客户失之交臂。
还有一些地区挂网是一次定局,没有转配机会,必须提前选定合适的客户和商业,否则,即使后来找到中意的客户,因为无法实现转配,也会错失整个标期。
3.产品拥有不同规格、剂型,要手心还是手背?
答:同一产品自身多种规格或多种剂型同时运作时,如果劣势规格或剂型竞争过于激烈,甚至达到血拼,宁可放弃,以保障优势规格或剂型的价格。尤其是不同规格或剂型产品采取不同渠道运作时,应当确保优势规格或剂型产品的理想挂网价格。
4.如何分配点配名额和议价名额?
答:很多厂家每次挂网的产品少则几十,多则几百,如何分配有限的点配名额和议价名额让企业伤透脑筋。其实可以简而化之,重点产品优先,以最具有分销平台代表性和接受性的商业为优先,以最有控标能力的客户为优先,用集团化的视野,整合梳理市场资源,以求最优化的结果。
5.如何确保主力产品的主流地位?
答:用资本的力量将竞品取入囊中,让其成为保家护院的棋子。
代表产品如之前的依达拉奉,其后的磷酸肌酸钠。在竞品如雨后春笋般探出头角后,已充分占据市场主动性或拥有雄厚资本实力的企业往往先发制人,动用资本的力量将竞品拿下,联手围标,确保主力产品的主流地位不可撼动。
6.如何用好各项加分因素,与竞品拉开质量层次?
答:企业规模、是否原研、专利、单独定价(差别定价)、首仿、是否质量标准起草单位、欧盟认证等都可以成为产品挂网的加分因素,也是与竞品拉开质量层次的因素,吃透挂网规则、善用挂网规则、知己知彼善于与竞品有效区分和竞合,是智者和高手擅长并乐此不疲的游戏,更是对彼此销售网络实力和经验的实地比拼和检阅。
7.如何选择销售队伍?
答:典型的代表产品如脂维,操作的销售队伍高度重叠,往往同一地区两三个厂家的脂维都交由同一人员操作,正因如此,脂维的价格相对可控。但自己的产品究竟是垫背的配角还是胜出的主角,取决于企业的直接政策、客情关系以及销售队伍的凝聚力。
对一些新入行的企业而言,最重要的是,有没有把产品托付给合适和放心的销售队伍和客户,否则,自己的产品就是一片绿叶。
8.如何对付李鬼?
答:代表产品如泮托拉唑微丸胶囊,生产厂家数量少、空间好曾让这一产品备受瞩目,但随着申报企业的增多而渐渐冷落。真假李逵数度过招后,从文号上确保了自身的独一无二,也就自然可以独步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