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精蛋白缺货 价格监管歧途之困

发布日期:2011-09-14  |  浏览次数:76871  转载来源:编辑部整理

 

在全国率先报道的心脏外科手术必用药品鱼精蛋白全国缺货一事引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重视,目前已开始协调厂家恢复生产。

由于鱼精蛋白是心脏外科手术必用药物,广州、北京、武汉等皆出现心脏手术积压,其中仅北京就积压了4万例手术。

昨天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闻办相关负责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已经调研过发现确实出现短缺现象,首批生产的鱼精蛋白正在接受药监部门的检测。不过,该批产品只有20万支,而且只供应北京市场。

上药集团办公室主任孙卓平曾表示,上海第一生化药业预计今年第四季度才能恢复供应。 

鱼精蛋白告急无疑是草菅人命,鱼精蛋白告急是否意味着药品定价已经走入歧途?任凭企业妄为,只顾强压价格,形式主义的价格监管可以休矣。

新医改意在让中国的老百姓看得起病,买得起药。10年来我国先后20次调整药品价格,这份苦心不言自明。但每次价格调整之后,很多廉价药都会从医院和药店消失,有的则是“改头换面”重新定价上市。廉价药越来越难买,也让医改面临新的难题。

限价之后,对于企业而言,无利可图的背景下索性停止生产,造成药品绝迹。鱼精蛋白变成为药品定价机制下的“难产儿”。鱼精蛋白,一种心脏手术必须的药品,鱼精蛋白用于因注射肝素过量所引起的出血,且无其他药品可替代。时下,因为鱼精蛋白告急,很多医院被迫停止了心脏手术。

因为鱼精蛋白的生产工艺要求很高,不能化学合成,所以目前全国只有三家企业有资质生产鱼精蛋白。业内人士表示,鱼精蛋白告急的原因是制作工艺复杂、产品利润低,导致企业生存积极性不高。目前,生产鱼精蛋白的三家企业中两家已经停产。工艺复杂利润低,自然使得企业不愿生产鱼精蛋白。

鱼精蛋白告急是否意味着药品定价已经走入歧途?笔者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首先是市场行为本身。目前,导致中国物美价廉药品绝迹的原因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因为价格管制,企业生产的利润空间有限,企业生存积极性不高,导致产生最终绝迹。

另外一种则是,存在恶性竞争情况。既很多企业因为不愿失去市场,就拼命把药品价格,用价格优势击垮对手。在进入供应商行列之后,发现按这个价格生产赚不钱,于是便玩起缺货的把戏,最终引发商品的供应危机。对于这种扰乱市场定价行为的企业,监管层应该给予严处,以杜绝因为恶意竞争而引发的低价药品绝迹。

其次,从价格监管方面而言,鱼精蛋白告急,可以被视为是生产企业对于限价机制的无声反抗。从鱼精蛋白的生产工艺上来看,鱼精蛋白应该属于市场行为中的前者。因为限价企业生存积极性不高,属于正常的市场行为可以理解。对此,管理层不能单一停留在限价上,对于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国家应该给予适当的价格补贴。

但这些补贴应该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既对利润高的医药商品征收附加税,以补贴这部分利润低的必需品。这样一样,可以避免高利润产品扎堆过剩,低利润产品无人问津的局面。给予补贴的同时,笔者呼吁类似鱼精蛋白这种医药必需品,欢迎国企垄断。

每当涉及到垄断暴利之时,笔者总是第一时间,看到国企义无反顾冲在前面的身影。可关系到民生利益之时,国有企业却总是“靠边站”。国企责任不是空话,受益人民之时,也应对人民给予回报。

政府定价与市场调节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价格是市场上最有力的杠杆,它可以最有效地配置资源、调节供求。管理层不能忽视价格杠杆的作用,不能出了事之后,就说是市场行为的责任。近10年来,我国经历了20次调整药品价格之后,依然有很多老百姓抱怨吃不起药,这充分说明医改陷入歧途之困。

发改委的价格调控充分说明,如果强行压制产品价格,就会扭曲市场的供求关系与价格信号、导致产品供应短缺,这一规律在鱼精蛋白上再次得以体现。尊重市场定价机制的同时,职责明确也是价格监管的重中之重。 

 

鱼精蛋白宣布告急,什么是鱼精蛋白?鱼精蛋白是一种碱性蛋白,主要在鱼类(如蛙鱼、蹲鱼、鲱鱼等)成熟精子细胞核中作为和DNA结合的核精蛋白存在。鱼精蛋白发现于1870年,到1940~1960年间,正式用作抗菌剂的研究才盛行起来。鱼精蛋白在中性和碱性介质中显示出很强的抑菌能力,并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在210oC条件下加热1.sh仍具有活性,同时抑菌范围和食品防腐范围均较广,它对枯草杆菌、芽泡杆菌、干酪乳杆菌、胚芽乳杆菌、乳酸菌、霉菌、芽抱耐热菌和革兰氏阳性菌等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对革兰氏阴性菌抑制效果不明显。


  半个世纪来供应和药效稳定,用于心脏外科手术的必需药硫酸鱼精蛋白注射液,如今出现全国性断货数月,成为稀缺产品,导致诸多医院的心脏手术没法做,让等待手术的病人苦不堪言。在媒体持续关注下,北京一企业已经恢复生产,并开仓放了20余万支,但仅限于北京地区,呈供不应求和杯水车薪的尴尬。

  作为临床不可或缺的常用药,出现全国性的断货现象,显然是不正常的。而面对这种情况,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告诉记者,牵扯到药品断货的事情应该是国家食药监管局负责;国家食药监管局新闻办主任申晨则表示,药品停产属企业的市场行为,是涉及多部门管理的事情。不管该由谁来管,救命药出现“躲猫猫”的状况,必然影响到医院的正常手术和病人的安危,至少暴露出药品和公共卫生安全管理等方面的隐忧。

【用途】

用于肝素注射过量而引起的出血,及自发性出血如咯血等。

  用作防腐剂时,因其无味无臭,对人体无害,因而使用量不受任何限制,根据需要可添加到满意的抑菌效果,但其添加量大,成本较高,只能作为高附加值的食品或功能食品的防腐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