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类突围之应对“基药”,大打中药牌

发布日期:2011-09-19  |  浏览次数:65682  转载来源:编辑部整理

为了适应新的竞争环境,不少药店开始着手进行品类结构调整,从本期开始,本报记者将连续关注三家药店品类调整的思路和做法,期望给业内带来一些启示。   

  新医改如火如荼地展开,基本药物制度贴身进攻,零售药店经营所遭遇的瓶颈不用多说,转型已成为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话题。商品,作为药店经营中最基本的要素,毫无悬念地成为了药店人经营突围的第一根“救命稻草”。

  然而,在当下各式各样的行业论坛及媒体报道中,谈得最多的基本上是盈利模式和促销技巧之类的话题,对于品类,大多只在药店内部进行探讨和交流。记者日前在采访中发现,随着盈利模式创新难度的加大,促销策略同质化现象日益明显,不少零售连锁药店已着手在品类结构调整方面下功夫,并有着很不错的思路和做法,值得业界关注。  

  踩点药店:广东本草药业连锁有限公司  

  药店突围另辟蹊径

  “广东药店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我们算不上大连锁,也没有很特别的竞争优势。经过反复权衡、考虑,我们打算在打造特色门店上下功夫。”广东本草药业连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本草”)副总经理李永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李永俭告诉记者,跟其他连锁药店一样,一段时间以来,广东本草比较注重门店促销、员工培训和内部管理的工作,对商品结构的合理调整没有足够的重视。但“效果不明显。与其他连锁药店比,我们还是没有多大优势。于是想到在品类上突围,通过经营差异化的特色品种,打造广东本草的特色门店。”

  特色品类打造门店形象

  据了解,广东本草是一家以加盟为主要特色的国有连锁企业,虽然名字中有“本草”二字,但门店所经营的商品并没有以中药为主,也没有着力在“国药”、“本草”方面树立连锁的形象和特色。正因为此,今年以来,广东本草确立了“专业打造有特色的中药饮片”的经营思路,在门店品规中增加贵细药材、道地中药饮片、现代中药的比例,并以专柜、专区的形式进行系统、全面的推广。“要让门店商圈中的患者一有中药方面的需求,首先想到的就是广东本草。”李永俭笑着对记者说。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为了使“本草”特色得到更好的体现,在商品采购、货架陈列、促销措施、店员培训等方面,广东本草制订了详细的实施细节,具体策略也都在调整之中。  

  点评:

  在药店经营中,与“商品”共生的一个概念是“品类管理”,在不少连锁药店中,设有商品总监、采购总监等专门岗位负责这方面的工作。从商品到品类管理,不只是单纯的概念上的改变,而是药店经营理念的实质性提升,是药店经营方式从被动、随机型向主动、目标型的根本性转变。特别是随着零售药店连锁化程度的加大,品类管理已成为提升门店经营业绩、强化连锁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广东本草经营思路的转变,我们看到零售连锁药店突围的多元化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