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基本药物招标采购供应模式转变、医疗机构用药品种结构性调整等政策变化,我省医药产业存在多年的企业规模小、品种以抗生素为主导同质化严重、两头在外成本高企等结构性问题,对产业发展的制约作用正逐渐显现。面对政策调整变数,省内一些药企出现了增速放缓、效益下滑的态势,有的甚至还出现亏损。
令人欣慰的是,更多的药企表现出了积极的一面。比如惠普森医药公司加大研发投入,积极研发新药,目前该公司手头上储备的新药数量为数不少,正在报批的新药也有,一类创新药、首防药数量达到两位数;先声药业海南分公司今年新开发的一种一类创新降压药已上市,抗风湿药也将于年底前上市。与此同时,不少药企正在积极主动调整销售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减少中间环节,削减物流成本,将药物最大面积覆盖到基层医疗机构。
建省办经济特区至今,海南医药产业从零起步,已初步形成了以“海口药谷”为核心区,海口保税区、海口高新区、美国工业村和永桂、桂林洋等产业聚集区域组成的“海口药谷医药产业基地”。但是,经过多年发展,海南药企小而散、研发实力弱、资金技术实力相对不强的局面并未得到较大改善,与国内其他省份大药企销售产值动辄数十亿元甚至上百亿元相比,海南药企实力仍显得“小巫见大巫”。药物研发基础薄弱、起步晚;化学原料多为外来,工艺研发严重滞后;制药研发人才缺乏等局面亟待改善,这些都是制约海南医药产业做强做大的“拦路虎”。
医药产业是我省鼓励扶持发展的八大支柱产业之一,省里已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医药企业新药研发、人才引进、土地、财税、融资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尽管前行的道路羁绊不少,但当前海南医药产业发展环境正在不断改善和优化。医药产业发展若想顺风顺水,应当紧跟国家政策导向,积极求变,同时加快行业整合,合力打造“琼药”品牌。如是,药企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