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记者不完全统计,7月31日至8月6日期间,医药板块共有11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0年中期业绩报告。从净利润这一指标来看,整体符合市场预期。但从最能体现公司议价能力的指标——毛利率来看,医药上市公司的议价能力和成本转嫁能力已经隐现提升乏力的迹象。 净利润数据依旧亮眼 上周公布中报的医药上市公司中,不仅有跻身沪深300样本股的上海医药,也有北陆药业等创业板次新股。另外,一度身披第一高价股的信立泰、海普瑞等“明星股”也赶在了上周发布中报。 从净利润来看,中恒集团最为出色,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35亿元,同比增长164%。“明星股”海普瑞和信立泰净利润同比增长亦超过100%。相比之下,上海医药和西南药业上半年净利润较为逊色,上海医药净利润同比下降6%,西南药业仅增长9.05%。 不过,上海医药即便从净利润账面上看表现平平,上周四仍成为带领医药股上涨的“领军股”。当日,在大盘下跌0.67%的情况下,医药板块受上海医药涨停的带动,板块指数收涨1.22%。 交银国际一位分析师向记者表示,当日医药股上涨主要是受消费品行情影响,上海医药中报和众多利好的发布则起到了带动板块上涨的作用。 “随着地产调控风险加大,周期性行业上涨的动力就会减少,市场热点就顺势转到了消费品。医药在消费品中成长性突出,在上海医药的带动下就涨起来了。”上述分析师如是说。 记者注意到,上海医药中报显示,剔除去年非经常性损益影响,其今年上半年净利同比增长高达465%。另外,由于当天上海医药高层在中报发布会上释放了诸如抗生素资产注入等不少利好,多家机构上调了对上海医药的评级,包括中金公司在内的多家券商都给出了“推荐”评级。 毛利率升势乏力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业绩依然亮眼的同时,从财报尤其是毛利率这一指标来看,上述医药上市公司都面临着或多或少的挑战。 从毛利这一指标来看,上周公布中报的11家医药上市公司中,除中恒集团医药制造业上半年表现较为出色外,其余都呈现上升乏力的迹象。中恒集团财报显示,其医药制造业的毛利率同比增加了25.68个百分点。相比之下,包括“明星股”信立泰、海普瑞在内的多家公司的制药业相关毛利率均呈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数据显示,信立泰今年上半年医药制造业的毛利率同比下降0.78%,海普瑞肝素钠原料药整体毛利率比上年同期减少2.38%,其中,普通等级肝素钠原料药的毛利率虽上涨了1.79%,但被其一直宣称“唯一性”的“FDA等级肝素钠原料药”的毛利率却下滑了6.56个百分点。 市值较大的上海医药、海正药业、华润三九等个股,其医药业务上半年毛利率同比虽保持了增长,但从各个细分数据看来也不算完美。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