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企股价涨停现疑点 做局“超级细菌”

发布日期:2011-09-23  |  浏览次数:90678  转载来源:编辑部整理

    曾经一度偃旗息鼓的“超级细菌”近日又卷土重来。而随着广药集团宣布要研发药物对抗超级细菌之后,作为广药集团下属的两个子公司,广州药业和白云山A自然“好风凭借力”,被部分机构所看好。

    医药板块又成为游资频繁进出的活跃板块。但在数个股票涨停板幕后,是否有力量再炒作概念成为一大悬念,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几家药企作出回应撇清与“超级细菌”的关系后,医药板块又开始有大量资金借助之前的拉高顺利出货。

    上亿游资赶行情

    9月11日,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广东华南新药创制中心等科研机构宣布,首期将投入5000万元开展三大专项研究应对日益渐多的“超级细菌”。

    “目前这个项目的研究刚刚启动,现在还无法给出一个具体的研发时间。”广州医药集团负责媒体宣传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尤其是目前世界范围内都没有针对NDM-1有效的抗生素药物,研发完全没有可借鉴的经验。”

    据记者了解,抗生素药物的研制及试验成功一般需要近10年的时间,而研发投入也在10亿-15亿美元。“这对研发企业来说,无疑是个庞大的工程,上下游相关企业都会受益。”广发证券一位医药行业分析师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事实也正是如此。受广药集团启动“超级细菌”研发课题的消息刺激,广州药业、白云山A在9月13日上午即双双涨停。医药板块又一次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热点。

    上述医药行业分析师认为,“超级细菌”扩散速度加快,再加上国内局部地区爆发蜱虫疫情,对投资者心理层面的影响较大,成为短线资金进入的绝好机会。“目前数据监测到的进入医药板块的游资已经达到上亿元,许多跟医药沾边的企业都被拉高了。”

    股价涨停背后疑点

    随着“超级细菌”行情的演化,“超级细菌”事件中的“疑点”越来越多。

    此前受惠于“超级细菌”概念,已经有不少医药股走出了一波亮丽行情。8月中旬,“超级细菌”的消息一出,医药板块大涨2.87%,位列各板块涨幅榜前列。其中,莱美药业、海王生物、联环药业等药企因被传可生产防治“超级细菌”药物而冲上了股票涨停板。

    “根据目前发病地区的研究报告,除替加环素和粘菌素以外,这种超级病菌对其它抗生素都具有抗药性。”上述广发证券医药分析师告诉记者,“超级细菌是一种细菌,抗细菌以抗生素为主,因此很多原料药企业如联环药业、安科生物、莱美药业等会从中受益。”

    不仅抗生素生产企业被炒高,中药制药企业在此轮行情中也成为了受益者。

    按照以往的经验,预防性用药一般会在疾病流行时旺销。一些中药预防品种往往成为人们在面对大规模流行病时的首选,像当年的非典和这两年爆发的H1N1疫情,都令板蓝根颗粒的销量大增。

    “这是市场的联想作用。”上海证券医药分析师赵冰告诉记者,白云山A近日亮丽的行情也是受益于它是国内板蓝根颗粒的主要生产商,类似的康美药业、同仁堂也因此有上涨。

    然而,在多家药企被“爆炒”后,莱美制药首先发布澄清公告称,目前公司并没有生产和申报替加环素。而联环药业也发布澄清公告称,公司硫酸粘菌素片的销量很小,在产品销售份额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另外,9月14日,联环药业证券代表赵太向本报记者表示,公司确实生产硫酸粘菌素,但能否防治超级细菌还需要试验。此外,记者也询问了华北制药、安科生物等药企的证券部工作人员,均被告知并没有生产防治超级细菌的药物。

    对于中药的预防疗效,公开资料也显示,临床研究中板蓝根的作用还只限于一些常见细菌。面对超级细菌这样的强大对手,板蓝根等中药制剂的效果还要打上大大的问号。因此,相关个股的上升行情是否能延续也被业内分析师们评价为“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

    “超级病菌”事件的幕后是不是有一股力量在操纵,成了最大的疑点。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