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疫情引发大行情 医药股盛宴该散了

发布日期:2011-09-23  |  浏览次数:80318  转载来源:编辑部整理

    【慧聪制药工业网】医药股行情再度被点燃,显然和“医药振兴规划”即将出台的消息以及近期出现的超级细菌、蜱虫、红眼病等疫情有直接的关系。

    近日,全国多地红眼病小范围聚集性暴发,市场上中珠控股[0.000.00%]、天目药业[0.000.00%]等“红眼病概念股”曾经一度强势涨停。

    事实上,医药股之前已经历“超级细菌”和“蜱虫”两波概念炒作。8月13日,联环药业[0.000.00%]由于受到生产黏菌素抑制“超级细菌”而涨停,之后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里成功翻倍。9月9日,“蜱虫”再一次引暴医药股,华阳科技[0.000.00%]由此连续创出4个涨停板。

    人们的恐慌,反倒成了医药股炒作者的狂欢,这本身就非比寻常。更关键的是,这些“因病发家”的医药公司真的在疫情中受益了吗?其基本面究竟如何?

    小疫情引发大行情

    自7月初反弹以来,医药指数[1376.180.00%]以近40%的涨幅位居板块第一。这波上涨,显现出新的特点,即进行概念炒作。

    8月中上旬,一则关于“超级病菌”的新闻在蔓延。这种“超级病菌”对一般抗生素都具有抗药性。据称,目前最好的抗生素是替加环素和万古霉素,这使得联环药业、海正药业[0.000.00%]和浙江医药[0.000.00%]等相关个股应声上涨。

    一个月后,“蜱虫”再次成为医药股“崛起”的重要概念。9月8日,河南商城传出多则蜱虫咬人致死消息,引发恐慌。

    这一消息迅速在资本市场引发遐想,以农药杀虫剂“毒死蜱”为产品之一的沙隆达A[0.000.00%]成为关注的对象。当日,沙隆达A逆市上涨2.54%,次日更直接封于涨停板。但实际上,公司业绩并不尽如人意。预告显示,在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72%的情况下,前三季度业绩仍不理想,预计净利润将同比下降50%~80%。

    概念成了沙隆达A上涨的最大推动力,尽管盈利低迷,但并不妨碍市场追逐。

    同时受到市场关注的公司还有大成股份[0.000.00%]和华阳科技,这两家公司在蜱虫中毒疫情发生后同样快速上涨,共同点是,这两家公司也生产“毒死蜱”。

    在业绩方面,这两家公司更为糟糕,大成股份上半年亏损300余万元,同比下降193%。

    华阳科技虽然盈利为正,但净利润也只有30万元。但从9月9日开始,华阳科技连续4个交易日收报涨停板,市场关注程度不言而喻。

    接下来的9月,也成为生产红眼病眼药水等医药公司的狂欢。各地红眼病小范围聚集性暴发让仁和药业[0.000.00%]、天目药业、爱尔眼科[0.000.00%]、中珠控股、丰原药业[0.000.00%]等公司闯入投资者视线。

    疫情成上涨燃料剂

    按照资本市场的惯例,医药行业是一个非周期[2190.620.00%]性行业,其需求有非常明显的刚性,因此在一个经济周期性下行的过程中,医药板块成为投资者的避风港;相反,在经济景气上行的过程中,医药板块又成为不少投资者的弃儿。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