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注双汇=忍受损失?“瘦肉精”事件的危与机

发布日期:2011-09-23  |  浏览次数:95288  转载来源:编辑部整理

    【慧聪制药工业网】“说实话,事件的发展和影响,大大超过我们的预期!”3月31日,从深圳赶来漯河参加双汇“万人大会”的方明对记者表示,“我们现在只能忍受(损失)。”    

    方明现供职于深圳某私募,三年前,他所在的私募开始买入双汇股票。这是他第一次来漯河。但此行目的也很简单:他想进一步了解,“瘦肉精”事件,到底对他目前手中握有的这只股票,带来多大的影响?双汇发展一旦复牌,究竟有怎样的股价变化在等待?

    方明并不是惟一关心“瘦肉精”事件的机构投资者。据双汇方面的说法,包括银行在内,当天有100多位机构投资者前往双汇“万人大会”捕捉信息。

    危与机的对决

    在“瘦肉精”事件曝光前,双汇一直是基金们的“宠儿”。截至去年四季度,前100名流通股股东中,持有双汇发展的基金就达到22只。但仅仅在3月15日一天,双汇因为瘦肉精事件的突然跌停,高达103亿的市值,一夜之间灰飞烟灭。

    双汇紧急停牌之后,重仓持有双汇发展的基金公司陆续发布公告,对旗下基金持有的双汇发展股票进行重估。兴业、国泰、大成、上投摩根等基金公司大多以70.15元,即1个跌停板作为重估标准。而华安基金就对所涉基金按63.14元,即停牌后2个跌停进行估值。

    此外,持有双汇仓位最多的兴业全球基金发布公告,自3月28日起,通过代销机构分别申购旗下兴全全球视野兴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5000万元和兴全沪深300基金2000万元。

    截至2010年12月31日,兴业全球旗下有3只基金重仓双汇发展,合计持股2298万股。

    但3月15日跌停当天,双汇发展成交量高达80200手,成交金额65089万元。当日买入和卖出的前五大席位均为机构专用,卖出金额最高的席位一次性抛售双汇发展合计8813.03万元;最高买入席位成交金额为6245.69万元。

    这也体现了投资者对于此次事件各自不同的看法。

    估值最为“悲观”的华安基金相关人士指出,公司认为,双汇子公司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收购“瘦肉精”猪肉可能导致无限期停产,和诸多销售渠道和终端双汇产品的下架,以及消费者心理转变将使双汇在经营层面受到冲击。此外,预期政府对该行业的整顿将会在资本市场对双汇企业产生较大负面冲击。

    “说实话,事情发生的一段时间,我们挺着急的,而且觉得公司应对危机缺乏国外大公司的经验。”方明坦言。但他也表示,目前看来,双汇的危机处理手法虽然笨拙,但也收到一些效果:“危机没有再扩大化的趋势。”

    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基金经理则表示,尽管对于股价走势自己并没有准确判断的能力,但是从长期来说,这次事件对双汇应该是一次契机。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