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板块估值已见底 行业稳增需关注创新型企业

发布日期:2011-09-23  |  浏览次数:97595  转载来源:编辑部整理

  医药板块跌幅达13.16%,仍受基金经理看好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继此前的超级细菌和防辐射概念后,由于欧洲大肠杆菌感染事件引发的连锁效应,一些相关概念医药股近期也表现得相对强势。  

    事实上,曾经被市场捧为香饽饽的医药板块自年初以来表现一直不理想,市场中与医药板块密切相关的一些基金也“受伤”颇重。

  如今,医药板块相对抢眼的表现究竟是短期的借势炒作还是经过一轮下跌后因估值合理而引来资金战略性配置?医药板块将何去何从?基金经理们自然也有各自的看法。

  6月8日,理财一周报记者采访了易方达医疗保健行业股票基金经理李文健、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从容投资基金经理及合伙人姜广策。

  谈及医药股最近半年多的下跌原因,上述三位均表示“原因之一是去年底的板块估值比较高”。对于目前的估值,他们表示正处于较为合理的区域。需要关注的是,无论目前医药板块市场波动如何,他们均在采访中告诉记者看好医药这一稳定增长的行业。

  一轮下跌源于此前涨太多

  业绩增速放慢

  先来看这么一组数据。截至6月7日,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医药生物指数下跌幅度达到13.16%,同期上证指数震荡下跌2.27%,而沪深300指数下跌3.95%.

  数据对比之下,年初至今医药板块的走势之弱可见一斑。事实上,仅看过去不久的5月市场情况,沪深300指数下跌5.99%,医药生物指数下跌6.38%.此前向来被认为是防御性品种的医药股未能改变连续6个月走弱的局势。可以说,医药股在市场期待的4月没有进行防守,在5月的市场再度失守。

  追根溯源,作为在过去一度被市场形容为基金“喝酒吃药”的热门板块之一,医药板块此前被炒高的估值或许是一大因素。

  谈及医药板块年初以来的弱势表现,杨德龙告诉记者:“主要原因就是过去涨得太多了,估值也都上升到了高点,在这轮下跌之前都接近30倍了。这么高的估值已经没有吸引力了,所以当时基金就会去买超跌的周期性板块。但是经过这半年下跌之后估值压力已经消除,这样的话就有吸引力了,也就出现了基金去买的情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