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价虚高,没有最高,只有更高,层层暴利压榨着老百姓的钱包。没有最高,只有更高,我说的是药价。前不久,一种叫做芦笋片的药成为举国关注的焦点,它的暴利是1300%,现在,这个记录轻松地被另外一种叫做恩丹西酮的,也是治疗癌症的药给打破了,这种药的利润居然是2000%。被掏空了钱袋子的老百姓不禁要问,如此虚高的天价药,它究竟是救命呢,还是要命?
据了解,牛奶的利润一般只有20%左右,房地产的利润可以有130%左右、名牌服装等奢侈品的利润在100%到500%之间,而作为治病救人的药品,其利润率动辄1000%、2000%,实在令人震惊,发人深省,高昂的药价已经着实伤害到了我们的老百姓。但是它却实实在在的存在着,也有着存在的N条理由,这里简单说几条。
第一,回扣惊人。据一名医药经理透露,药品的利润要分配到整个利益链条的很多环节,包括代理商、医药代表、
医生吃回扣,这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不过看了刚才的片子,我还是感到很震惊,这回扣也吃得太狠了,200块的药,医生就吃了80块钱,而且不是一个人,一个地方,这样的情况很普遍,已经见怪不怪了。据社科院今年1-3月在浙江、福建、北京、湖南和湖北等地的实地调研显示,基本药物政府招标价格中,包含了60%的给医院或医生个人的返点和回扣空间。
第二,药品的流通环节超多。药品出厂后,要先后经历一级代理商,二级代理商,之后进入医药公司,再由医药代表中介搭桥,才能进入医院,最后由医生开具处方将它卖给患者,在这整个利益链条中,每个环节都要从中获利,从而造成了药品价格的一路上涨。这是伪市场,严重扭曲的市场,环节过多滋生腐败。
第三,监督不力。政府招标指导价却指导出了暴利的天价药,就在天价芦笋片被曝光之后,湖南省相关部门出面进行了解释和道歉。不但相关部门玩忽职守,没用心收集信息,而且药厂药商故意抬高指导价格,因为医院就是药厂药商的上帝,它要迎合医院,就必须要这么做。
第四,集中招标采购不能落到实处、产生效果。政府用招投标这种方式是希望把药价降下来,但结果却经常适得其反。现实情况是指导价无用,或者被利用了,现在的整个招标机制里面,它其实并没有解决一个我们原来讲的链条过长的问题,招标投标出来的是一大批入围的企业。换句话说,就算你投标入围了,最后你想把药卖给医院,还得医院来找你谈,医院占据了主导地位,还是会倾向于高价药,按照通常15%的加价,在中标的价格上,顺势再加15%,药价越高,加价也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