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制药工业网】162种药品最高零售价下降,平均降幅达21%,涉及近1300个剂型规格。这是1997年来,我国第27次降低药品最高零售价。
然而,许多市民表示,药价下降后,这些便宜药却难见踪影。
药品价格自动下调
大冶人民医院药剂科采购员王世英说,从3月28日起,电脑更新了35种药品价格,如国产万古霉素注射剂原价每支202元,现价每支182元。
记者发现,市区多家连锁药店已对降价目录上的药品进行了调价。在荟萃路一家药店,负责人称不知药品降价的情况。但记者将一盒标价为28元的头孢克洛,拿到收银处刷条码时发现,已下调至17.5元。
销售人员说,虽然没有收到降价通知,但由总部控制的电脑收银系统已更新了药品价格。
东风路盛世大药房负责人石红梅说,从28日开始,他们已对降价目录所涉药品进行了调价。石红梅还拿出自己从网上打印出的降价药品目录。如香港联邦生产的氨苄西林由15元降到14元。
降价药品“一降就没”
在和平街一家药店,目录上的药品一样也没有。不是规格对不上,就是没有规定厂家生产的药品。该药店有数十种规格为250毫克×24/盒(瓶)的头孢拉定,价格从几元到10多元不等,但就是没有降价目录上的药品。
“药品成千上万种,药效差不多但价格相差甚远。”东风路一家药店的销售员表示,店里多出售一些品牌药,常用药只会进两三个品种,但不一定就是降价目录上的药品。
“店里降价药不多。”马应龙大药房副经理明晓明表示,售价低,利润就低,赚不了几个钱,所以很多药品很快就不卖降价药了。
药品一降价,药店就不卖了。因此有市民质疑,这些降价药都消失了,国家降低药品价格解决“看病难”,依然是一句空话。
“说是降价,实际上消费者还是难以得实惠。”开过5年药店的江琨说,国家规定哪些药品要降价,有的厂家很快就把药品“改头换面”,如更改剂量重新包装,实际上价格还是没降下来。
江琨透露,有些药品的进货价比降价目录规定的零售价要高,药店出售这一型号的药品就要亏本,就不会进货了,药厂也不生产了,最后这种药就消失了。
看病真的便宜了吗
从1997年以来,我国已对药价下调27次,但是老百姓仍普遍反映看病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