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购的用户规模达1.73亿,而与之相对应的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为3492亿元,如今国内B2C、C2C与其它电商模式企业数已高达20500家。历年食品药监督管理局发放医药B2C牌照情况如下:2005年1家,2006年2家,2007家1家,2008年6家,2009年9家,2010年达到15家,2011年上半年有14家。据SFDA统计,截至2011年9月获得B2C牌照的合法网上药店已有47家。分析该数据反映出网上医药市场备受关注,作为电商新增长点的势头已不可阻挡。
从CNZZ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6月医学医药行业站点数量相比2010年1月翻了一倍,行业访客数量增长超过50%以上,这其中大部分的增长都来源于医疗药品的电子商务网站。据行业相关报道,今年以来,各医药企业与各电子商务大佬迅速传出合作的消息,合作虽是一波三折但仍热情高涨。
各大网商联合备战互抢“蛋糕”
据相关电子商务研究人员表示:医药B2C电子商务大势难挡,群雄备战互抢“蛋糕”的局面预演预热。今年6月份电商巨头淘宝商城的试水在遭遇政策蕃蓠被迫关闭整改后,淘宝商城方面对外解释称,淘宝商城因独立运营故作系统调整,同时因药品销售的特殊性,正对医药类商品链接的商家官网的外部跳转体系进行升级,所以暂时无法交易。然而其仍显示的灰色按扭链接似乎在等待着哪一天的重新点亮。淘宝商城虽被泼冷水,但并未阻挡其它电商平台与医药的联姻:京东商城通过对九州通旗下北京好药师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的增资,而正式进军B2C的实质合作;当当网牵手国药控股,双方的合作暂不涉及资本层面,而国药控股将为当当网直接提供保健品产品,而对于国家规定的药品,当当网则会直接跳转到国药控股的电子商务平台;广东首家致力于慢性病用药的康爱多早已入驻腾讯旗下的拍拍网等。由于此次系列事件的主角均为行业巨头,遂将各种效应放大,使得监管部门更加警惕。而行业巨头们的介入实际上更加坚定了业内对于医药B2C的信心。
消费者追捧,政策橄榄枝投向网上药店
根据TechWeb的网上投票结果显示,60%的用户表示看好电商进军医药B2C。全国网络调查显示,有80%的年轻人表示更愿意在网上购物,出于网络安全的逐渐完善,网购相比实体店,更具有物美价兼的优势。“网上购物便宜、选择多、而且快捷,为此它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调查中已有10年网购经验的康爱多网上药店会员王女士表示。“网购的最大乐趣是可以货比三家,找到在逛商场时无法买到的东西,特别是有些药品在我们所住的城市里是买不到的,或只能在医院里用高价买到的药品,在网上一般都可以找到。”另一位吴先生表示。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普及,网购已突破地域的限制,种类又丰富,而且物美价廉已被广大消费者所追捧。今年5月发布的《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又表示:“在创新药品经营模式方面,要支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与电子商务相结合,提高药品流通领域的电子商务应用水平。鼓励规范经营的零售连锁企业发展网上药店。”这一政策橄榄枝为广大业内人士拍手叫好。
迎接大浪淘沙,康爱多亮出三步棋
“在明年年初,网上药店将会出现万紫千红的局面,那时或许就是各网上药店大浪淘沙的一年,谁能挺到最后赢得行业第一将很快见分晓。”康爱多CEO王燕雄表示。面对医药B2C的洗牌之年王总还为我们分享了康爱多接下来要走的三步棋。
第一步棋是进一步打造专业的团队,组建人才复合型团队,一方面吸引电子商务专业化人才,另一方面充分吸纳具有多年药品流通行业人才,为品牌的塑造储备好专业技术人才。
第二步棋是建立至善至美的增值服务:全方位及时而专业的服务才是让网上药店在变幻莫测的互联网行业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的法宝。药品事关身体健康问题,需要一个专业化、人性化的服务,来向用户提供健康指导。
第三步棋是打通多种渠道保证商品质量、丰富产品种类:药品质量的重要性不可质疑,为此要通过有效的系统管理,来确保每一个商品都是国家正当药厂生产的,并且保证整个流通过程都是安全的。据了解,网上药店可以保障商品种类的齐全,而传统实体药店却受到地域的限制。为此通过打通多种渠道丰富产品种类已成为网上药店必须负担起的一个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