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现正驶入深水区,医疗质量也日渐成为医改关注的焦点。
医疗质量,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也是医改深入的重要命题。纵观国外的医改进程,医改的发展重心已经从追求数量转向了追求质量,从关注医疗技术的创新转变为更重视医疗水平的提高。
在此过程中,国外是如何追求医疗价值,当中又获取了怎样的经验与教训?对此,本期嘉宾从医疗创新、医疗信息不对称等层面,共同探讨医疗质量提高这一热门话题。
[参与嘉宾]
饶克勤(中华医学会党委书记)
蔡江南(美国麻省卫生福利部卫生政策高级研究员)
赵平(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
孟庆跃(北京大学中国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Peter Thaddaeus Sawicki(德国科隆大学健康经济学及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所高级讲师)
更重质量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美国展开了一场“追求医疗价值运动”,努力从现有的以数量驱动的医疗卫生变成价值驱动的医疗卫生。除此之外,一些欧美发达国家也将医疗质量提高到更高的高度。这些转变过程带给我们怎样的启发?
蔡江南:产生这场运动主要有三大背景:第一,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美国“管理医疗”运动的失败,医疗费用控制的作用随之消失,这导致了2000年以后医疗费用快速增长。第二,美国达特茅斯医学院长期持续地利用美国医保的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在扣除各方面的可控因素之后,地区之间老人医保的差异非常大。第三,美国医学研究院在1999年发表了一项轰动全美的研究报告,该报告指出了美国存在的医疗安全与质量问题,进一步推动了全国性的质量改善运动。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发现医疗费用和医疗质量的关系并不一定成正比,原因在于美国医疗当中存在着数量上的驱动,但这只是在费用上造成了巨额的差异,并没有在质量上有所改进。一些高医疗费用的地区,使用更多的住院医疗、透视检查等治疗方式,但“有效”的服务却使用不多。造成这些地区医疗费用高的原因,正正在于他们拥有更多的病床、医生、专家和检查设备。
孟庆跃:从2008年欧洲部分国家住院费用的相关数据来看,挪威人均住院费用高达1613美元;而费用较低的波兰,人均费用为391美元。
可以看到,购买力平衡以后,在欧洲部分国家,人均医院治疗支出的差异也是非常大的。然而,并没有数据说明挪威的医疗质量就一定比波兰的好。事实上,医疗费用的支出并不一定能转化成提高人均寿命、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治疗手段。
此外,欧洲国家的改革不像其他国家,从他们的价值观到改革力度都比较温和,并且更加关注质量。
Sawicki:我们目前遇到了一个世界范围内都存在的共性问题:医疗服务变得越来越贵,但并不是非常有效;同时,研究发现,费用的增长和质量的提高不一定相符。
因此,我们必须了解以患者为本的获益和与以前价格的关系,应该意识到:如果治疗存在额外的获益,那么额外的费用与额外的获益应该是相符的。
以我们所开展的胰岛素类似物研究为例。胰岛素类似物的价格比胰岛素高60%,那么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它的效果是不是也增加了60%?
我们在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中对胰岛素类似物和胰岛素进行研究比较:通过系统检索文献,对所有对照研究进行分析,研究患者的预后结果。结果发现,在死亡率、大血管并发症和微血管并发症3个方面,并没有相关的研究数据能够证明胰岛素类似物更好;而在血糖控制、低血糖风险、生活质量等方面,胰岛素类似物也没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因此,我们得出的结论是该药的高价格是缺乏合理性的。
赵平:按照现在的思路,我国确实解决了医疗保障的广覆盖问题:过去看不起病的人看病了,2010年和2005年相比,就诊人数增加了98.8%,而且还在继续上升。但是新的问题又摆在我们面前:整个中国13亿人口如果实现了医疗的广覆盖,前提基础将是低水平,可是低水平是没有人能够接受的,医生、医院、患者都不接受。
在这种情况下,医疗质量成为待解难题。与此同时,目前国内医院的浪费和低效率的情况也必须引起重视与思考。
创新≠进步
无论是政府还是医疗机构本身,都一直鼓励和追求医疗技术与药物水平的创新。然而,创新就一定能带来医疗质量的提高吗?两者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对此,国外医改的经验教训又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
Sawicki:现在人们常常将“创新”与“进步”相混淆,其实,创新并不一定意味着进步。
在医疗实践中,我们应该常常问自己3个问题:第一,是真的获益了吗?第二,是否改善了死亡率、获病率和生存质量?第三,在实践中是否有效?在临床试验中证明有效的手段,在实际的医院运用中是否真的有效,患者是不是真的需要它?
然而,最后这个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经常被忽略。也就是说,医生的想法和患者的想法是有很大的差别,这就意味着患者对医生的治疗手段需要充分的知情。
健全信息结构
资源永远是有限的,老百姓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永远是无限的。然而,由于专业性和技术性等特点, 目前广泛存在着医疗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困扰着医疗服务的发展。
因此,健全信息结构、解决信息不对称,对合理分配与有效利用医疗卫生资源、提高医疗质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饶克勤:医疗卫生行业是市场失灵的,这是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换句话说,就是医生、医院决定了患者的消费。由于医患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引发了后面包括医患关系等一系列的问题,这就是医疗卫生服务、医患之间关系的特殊性。
在这个时候,政府需要举办公立医院,克服低收入人群、弱势人群医疗服务存在的问题,弥补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市场失灵。
Sawicki:患者不知情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这是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现象。我们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和德国等6个国家,对慢性疾病患者的知情情况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发现有70%~77%的患者都没有对其疾病情况进行充分的知情,患者经常抱怨他们并没有得到自己想知道的信息。因此,我们需要建立起以患者为导向的全面的信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