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基层医疗市场的先行者

发布日期:2011-12-13  |  浏览次数:98152  转载来源:编辑部整理

  在新医改的推动下,基层医疗市场在中国药品市场所占据的份额已经上升至20%,这让任何一个制药企业都对其越来越重视。但是如何得到基层医生和患者的认可,成功进入这一市场?且看2011基层医疗市场论坛内容分享——  

  一、品种资源布局

  1.必须重视基层医疗市场

  从目前发布的一些数据来看,新医改后我国基层医疗市场情况有如下8个特点:①终端数量达到86万个:其中社区卫生机构3万个,乡镇卫生院4万个,村卫生室65万个,此外诊所还有17万;②基层医疗市场规模扩容:已占中国药品市场的20%,预计到2019年总规模可达10000亿元;③基层医疗市场特点:点多面广,集中度低;④发展趋势:未来3年,以20%的速度增长;⑤增长驱动力:城镇居民医保以及新农合的铺开,成为基层医疗市场保持增长的驱动力;⑥病类:基层医疗市场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为主;⑦政府对基层医疗市场的监管力度不同:在县级医院,竞争与管制共存,是新普药市场的天下;而乡镇卫生院,则成为公益性医疗机构,属于基药市场的天下;村级卫生室,目前对这一市场的管制难度大,因此成为非基药产品的主战场;社区卫生机构,能进入这一市场的目录品种多,档次较高,属于政策支持的市场,但强制性不是很强;⑧竞争力:做基层医疗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能给基层医务人员提供强有力的业务支持和服务。要做基层医疗市场的先行者,必须深刻理解基层医疗市场的上述几个特点,方能制定有效的市场策略。

  2.将产品布局基层医疗市场

  拥有适合基层医疗市场的产品布局,是抢占基层医疗市场的关键。以陕西必康制药为例,在将6家制药企业整合重组后,目前共有1000多个药品品种,其中200多个为进入医保或基药的品种,一个覆盖全终端的庞大产品集群已经形成。这一优势成为陕西必康角逐基层医疗市场的重要制胜因素。

  3.借力资本,实现资源整合,丰富产品线

  陕西必康通过引入香港亚杰、美国SIG、美国红杉资本、新加坡UOB、光大控股、建银国际等国际资本,实现了对6家制药企业的整合,大大丰富了产品线。  

  二、商业渠道整合

  1.整合商业渠道,实现集成化供应链。

   2.组建医药工商联盟,整合供应链。

  3.共建、共享优势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使合作各方利益、价值最大化。  

  三、营销模式转型

  1.营销焦点的转变:从商业消费者(医生,患者,大众)转向直接面对消费者。

  2.营销模式的转变:从找代理到做终端。包括任何以终端消费者(医务人员、患者、消费者教育)为目标而进行的传播活动。

   3.实现三方共赢:患者赢健康,医生赢“品牌”,企业赢利润。  

  四、终端网络建设

  包括商业网络、终端网络、专家网络和代表网络。  

   五、学术传播领先

   1.对象:既包括对医务工作者的学术传播,也包括对患者和大众的学术传播。

  2.内容:普及医药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以及相关专业技能。帮助基层医务人员提高诊疗水平。

  3.给基层医生提供专业服务:帮助医生开展常见病、主要疾病治疗方案以及典型病例的收集,帮助医生开拓学术视野,提升专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