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考核守原则,才不会“竹篮打水”

发布日期:2011-12-17  |  浏览次数:80949  转载来源:编辑部整理

  一些绩效管理的原则在绩效考核过程中非常重要。如果忽视了这些原则,门店的绩效考核就有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公平:不搞特殊

  考核标准一旦确立,就必须全员执行、全力推进。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店长常常犯这样的错误:某某有特殊情况,就不在考核之列了;某某有特殊背景,也不用将考核的标尺卡得太死。这样做的结果是,当一个人因为特殊情况享受特权待遇的时候,其他员工就会对考核工作产生抵触心理,即使没有明确表达,但依然会因为“心里不爽”而产生抗拒,使绩效考核低效运行。

  严格:碰炉者必烫无疑

  门店的考核标准就像一座烧得很旺的火炉。火炉并不会主动烫人,但只要有人敢于触摸,它就必烫无疑,不会顾及触摸者的身份,而且立即处罚,没有下不为例。考核必须严格,否则就会形同虚设。严格性包括:考核标准明确,责任清晰;考核态度严肃,结果认真;奖惩措施明确,结果公开。

  直线:不越级干预

  下属的考核应该由其直属上司掌控,店长不要越级考核。这是因为,直接上级最了解被考评者的实际工作表现、业绩、能力以及适应性,也最有可能反映真实情况。店长可以对下属主管作出的考评进行评论,但不应当擅自修改,除非下属的绩效考核确实出了问题。直线考评明确了考评责任所在,并且使考评系统与组织系统取得一致,更有利于加强门店的统战水平。 

  落地:与奖惩同时公布

   绩效考核只有“落地”——绩效结果与店员的奖惩挂钩,才能真正起到激励作用,比如,公布上个月的绩效考核结果时,必须将相关的奖惩同时公布。要注意把握三个环节:1.额度适当。既体现出表彰先进的激励作用,又不致于激起大的波动。2.及时兑现,否则,时过境迁的奖赏,将降低绩效考核的魅力。3.个人的奖惩要与团队的奖惩结合。

  沟通:提高参与感和满意度

  绩效落地后,店长还应对店员进行“绩效面谈”。店长可以约定时间和考核对象进行单独的面谈,主要解决以下问题:下属达成或未达成目标的原因是什么?下属执行考核过程中的心态?出现了哪些问题?需要上司给予什么帮助?这样不仅可帮助下属提升能力,掌握其工作情况和心态,及时发现、解决问题,还能客观评价下属的业绩,提高员工的参与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