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化的品类管理之低毛利商品也能发力

发布日期:2011-12-19  |  浏览次数:77453  转载来源:编辑部整理

 在传统药店里,慢病品类(包括糖尿病、心脑血管类等)属于集客类的低毛利品类。而慢病病种品类管理项目的实施,可以实现将慢病产品由集客类的低毛利品类转变为正常贡献甚至是特殊贡献的品类,同时不失去集客的功能,反而达到稳定客户群,带动其他品类的作用。

    认识慢病会员的价值

  慢性病人的特点是低流量、高客单、持续性、重复性购买。

  慢病人群年消费从1000元到3000元,多的能达到10000元以上。(例如胰岛素人群,胰岛素+口服药+合并症+并发症的联合用药,每年基本都在5000元左右)。

  连锁药店的有效会员,普遍平均年消费在500元左右。就是说,1个慢病有效会员等于6个普通有效会员的年消费产出。

  慢病是基础病,门店共享会员价值

   稳定了慢病人群,就是稳定了核心客源,例如:100名糖尿病人,就可能有50名高血压患者,30名心脑血管患者。

  慢病人群的流失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因:属地太远,不方便过来;医保问题;确实没有合适的产品;自然消亡。

  通过慢病管理,基本可以稳定30%~50%的建档慢病会员,慢病人群可以带动属地相关客户群的稳定,稳定的慢病人群产生稳定的持久的直接与间接消费。同时也可以带来企业的特色服务形象。

  慢病品类管理的实质是客户管理

  慢病管理的实质是以客户管理为核心的慢病会员管理,也就是“蓄水池管理”,进水管相当于新增客户;排水管相当于流失客户;半池水相当于现有客户。会做这道题(新增>流失),就会管理好慢病会员,病种品类管理同理。

  慢病品类管理的实践

  糖尿病病种品类管理,属于一个以病种教育服务为核心的慢性病种服务项目。

   以江西采森大药房实施病种品类管理实践为例(见下表),持续12个月的病种品类管理运营,实现了糖尿病品类从负毛利到正毛利,年度销售占比从6.09%到10.34%,毛利占比从-3.23%到11.95%,毛利率-8.92%到24.16%。门店整体毛利增长27.70%(年度对比),门店整体毛利率增长4.07%(年度对比)。同时稳定了客户群,带动其他品类销售,创造了淡季不淡的销售业绩。

   慢病品类管理的意义

   慢病病种品类管理项目对于零售药店的意义是形成品牌服务,同时产生销售与毛利贡献的增长,实现大药店科室化的格局,成为大药店中的一个“重点科室项目”。对于小药店或基层药店(如乡镇店)的意义是形成核心的有竞争力的服务项目,实现大专科小综合的格局,成为基层小药店“重点大专科项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