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后,各地全面进入冬令进补时节,今年抢先开锣的上海膏方节也迎来了收获的季节:各大老字号的膏方预约电话不断,膏方生产车间连夜为顾客熬制补膏。
成交普增一两成
今年首个揭幕膏方节的老字号药店上海雷允上药业西区有限公司方面表示,由于当地媒体侧重对医疗机构膏方门诊进行集中宣传,虽然消费者对“一人一方”膏方需求增长,但是药店终端由于诊疗资源相对处于劣势,对膏方市场的占领有所影响。不过,雷允上西区凭借品牌影响力,汇集了一批名老中医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确保了旗下门店膏方销量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自10月20日开幕后首月,“一人一方”膏方销量增长了10%。
截至11月底,上海另一老字号蔡同德堂共接收膏方5000料,销售金额约900万元,比去年同期上升15%左右;童涵春堂收到膏方6000多料,同比上涨5%。截至记者发稿时止,养和堂收到的膏方总数为2396料,金额为446万多元。
在收获膏方总量上升的同时,上海各大老字号相关品类的销售也看涨。蔡同德堂经理何晓蕾告诉记者,膏方营销活动带来了人气,是展示企业形象的好机会。在此过程中,联动的销售品种主要有精制饮片,特别是党参、黄芪、山药等滋补类精制饮片,“因为原汁原味的东西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
雷允上西区的畅销品也较集中在参茸和养生的精制饮片,膏方时节与冬令进补季节叠加,确保这些饮片的销售平稳增长;养和堂则更为可观,在膏方节带动下,参茸、精制饮片等大类产品的销售明显上涨,11月参茸涨幅达110%,精制饮片涨幅也达到45%。
单方涨价幅度不等
早在上海膏方节开幕前,业内人士普遍预测,因中药材、饮片价格经历了多次普涨,膏方价格可能普涨两三成。而据了解,今年膏方价格确实有不同程度的上涨,上涨幅度与消费人群、用料及企业对策息息相关。
据了解,膏方主要原料之一的阿胶在这波涨价中涨幅最为惊人,导致市场上的膏方价格普遍增加30%以上。雷允上西区为化解成本上涨给顾客带来的压力,采用早筹备原料等措施,想方设法将定制膏方涨价幅度控制在10%左右,由医生搭脉“一对一”开出的普通膏方价位一般为1500元。
何晓蕾表示,虽然近两年中药价格呈腾跃式上涨,但蔡同德堂为了让绝大多数人群能够享受到中医药调理健康的优势,经与开膏方的医师多次沟通,尽量合理使用中药饮片,控制好膏方价格的整体水平。“到目前为止,我们店膏方的平均消费水平在1600元左右,高端客户的膏方因含有虫草、西洋参、人参、枫斗等贵细中药,价格则要高出1~3倍。”
养和堂的膏方单价普涨400~500元一料,上涨幅度近40%,最高一料金额达到11903元。
消费人群年轻化
上海膏方节今年带给消费市场的惊喜还有,在老年顾客群体保持稳定的前提下,消费人群不断向中青年扩容,在当地已演变成一种健康消费时尚。
上海各大老字号提供的情况显示,白领成为中青年消费群主体。在蔡同德堂的统计中,中青年消费人群以年收入较高者占多数,女性比例明显高于男性,“这一现象充分显示了优秀女性对自身健康关注的程度高于男性。”何晓蕾还介绍说,在浩浩荡荡的膏方消费大军中,儿童群体也在逐渐抬头。
另有迹象显示,在上海老字号每年秋冬的大力推广下,膏方市场不但吸引了中外游客,也向上海郊外迅速扩展。雷允上西区的数据显示,居住在上海的外地顾客对膏方的认可程度逐年走高,今年,其旗下门店的膏方消费群体分布,上海顾客和外地顾客比例为6∶4,几可平分秋色。而蔡同德堂也有一定比例的消费者来自上海郊县、城乡。
“上海本地市场毕竟已逐渐饱和,是否考虑向外推广膏方?”对于记者的这一疑问,上海老字号的答案不一。蔡同德堂考虑的是“现有煎熬设备和技术力量近乎饱和,为了保证定制膏方的质量,暂时不打算开拓上海以外的市场。”引入了更多现代连锁药店管理理念的雷允上西区的回答很干脆:“有此打算。”但没有透露进一步的计划。
据介绍,膏方服用周期一般为30~50天。现代膏方与传统膏方有很大区别,其作用不仅仅在于进补,更注重调理,特别是针对现代白领因脑力和体力消耗过多,导致食欲不振、疲乏无力、精力和记忆力下降、睡眠质量欠佳、性功能减退、抵抗力低下等亚健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老年人平时安坐家中、白领坐在办公室里冲上一杯药香浓郁的中药补膏,已经成为上海冬天一道靓丽的风景。
据记者了解,外地同行对上海膏方养生市场觊觎已久,这股由老字号药店引发的热潮,至今已席卷上海各大中医院和中药饮片生产企业,连长三角的一些企业也开始效仿。广州、深圳、成都、重庆等地连锁药店高层近年曾先后多次到上海踩点,只是囿于本地政策限制,始终未能突破。而在阿胶之乡的山东等地近年也纷纷挖掘中药养生文化宝库,相关活动渐次上演。但业内认为,政策壁垒未破,外地膏方要达到上海市场这般普及,恐尚需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