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价挡不住“补膏潮” 上海药店玩团购

发布日期:2011-12-26  |  浏览次数:69120  转载来源:编辑部整理

  冬令进补首选中药补膏,已经成为上海滩上的一个潮流。即使自去年来,中药饮片多次调整零售价格,调整品种多、幅度大、频率密,但这依然挡不住“补膏潮”:2011年,上海定制膏方的销售额呈两位数的速度递增,展现出“媒体、社区、团购”三管齐下的营销潮。  

  携手媒体和社区

  2011年,中药饮片价格同比上调20%,其中,每500克阿胶的价格已经上涨到7百多元,比去年年初翻了近两番,定制补膏的平均价格已达1500元左右,消费者以中老年人为主,但年轻人也已占了1/3。为抓住消费需求,上海各大药店纷纷亮出杀手锏——

  主动联手新闻媒体,扩大企业的知名度。蔡同德堂在新民晚报等大众媒体上刊出广告宣传,突出“义”字;雷允上在新民晚报的“好吃周刊”上,重点进行“神像”品牌宣传;余天成则亮相松江电视台、松江报上凸显“老”字。

  老字号走“亲民路线”。将定制补膏的中医药科学知识,通过进社区的形式普及给小区居民、退休老人。如雷允上(西区)把深入社区营销膏方演变为公益行为,在“静安区中医中药社区行”活动中,邀请上海知名的“老娘舅”——柏万青阿姨参加,更添了一份与社区居民亲近度;同时,还制作了膏方的宣传CD,免费发送给每一位定制膏方消费者。余天成瞄准了社区报,制作了5期膏方进补知识专栏,每期按时发放到4万户居民家中。上海汇丰大药房则推出“凭预约券免挂号费,饮片价格还可打折”,免费送膏方上门服务。

  此外,进入高档写字楼、银行以及机关、企业,向企业员工推荐“膏方团购”,也是2011年中药补膏营销的一大特点。

  值得关注的,是颇具特色的定制补膏容器。每家老字号盛装定制补膏的陶瓷容器都有自己的特色,青花瓷、彩瓷各显风采,不仅讲究外表美观、有特色,更注重材质的安全性,甚至前往陶都——宜兴丁蜀定制容器,以确保可靠安全。  

  认证与培训先行

  膏方旺销,除了营销方法得当外,幕后的认证、培训工作是其强大后盾。

  据悉,上海中药行业协会在补膏大潮来到之前,对定制膏方的生产经营企业进行检查,养和堂、雷允上、蔡同德堂、童涵春堂等53家药店被认证为2011年度 “定制膏方加工达标单位”,它们在加工的膏方成品外包装上加贴统一的防伪标识。同时,为了提高煎膏人员的素质,中药行业协会与上海中医药学会联手,对近200多名药师、医师和煎药工等相关人员进行专题培训,要求其持证上岗。

  而在内部,各大药店也加强了培训工作,如上海得一大药房,2011年的冬令旺季的营销培训分沟通技巧、服务理念、商品知识、贵细中药、中药保健酒等方面,对营业员分期分批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