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类管理终端实操之终端实践需要被优化

发布日期:2011-12-27  |  浏览次数:90482  转载来源:编辑部整理

 获得供应商的支持对零售药店的品类管理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他们能给药店带来信息(包括消费者行为和趋势、未来市场增长的预测、来自第三方提供者的组合数据、其他市场上成功项目的情况、消费趋势以及忠诚度数据)、数据分析,以及提供空间管理等各项技术分析支持。

上次谈到零售终端实施品类管理的五大障碍,这期将对如何扫清障碍提出相应对策。

1.调整组织结构

在实施品类计划之前,先要对零售终端的组织结构进行评价,找出其不适应品类管理的地方并加以调整。目前多数药店的组织结构是由采购部、商务部、营运部、市场部以及财务部等职能部门组成,各部门分工明确,但品类管理带来的是管理流程上的彻底变革,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

在完全适应品类管理的组织结构中,专门设置有品类经理一职,下设品类分析小组,帮助其分析品类做出决策。其他职能部门和所有的门店由原先的决策制定者转变为品类决策的执行者,主要执行品类经理的决策,品类经理居核心地位。

由于大多数企业改变组织结构的阻力较大,预期成本高,所以他们更愿意以较小的代价来试探品类管理的有效性,未专门设置品类经理。在这种情况下,高层必须时刻关注品类计划的实施,并帮助品类经理协调各方关系。

2.优化合作关系

包括评价自身与供应商的关系是否适应品类管理的开展,有条件的供应商是否愿意支持本公司的品类管理工作,是否愿意为此提供各种信息、数据分析和技术等支持。

获得供应商的支持对零售药店的品类管理至关重要,因为他们能给药店带来信息(包括消费者行为和趋势、未来市场增长的预测、来自第三方提供者的组合数据、其他市场上成功项目的情况、消费趋势以及忠诚度数据)、数据分析,以及提供空间管理等各项技术分析支持。

此外,收集定价和品种组合的信息、某种商品的特色广告历史或评价促销的市场反应,都是有经验的供应商可能帮助零售终端开发品类管理流程的。

3.建立信息系统

优秀的信息系统是品类管理的利器。药店的IT系统要能准确及时收集并储存足够的数据,方便提取和分析数据,最终的分析结果要能够支持品类决策全方位的需求。

与普通的药店相比,实施品类管理的药店可能会对如下几点有更强烈的愿望和切实的需求:提供优质的基础数据;快速准确的数据存取;消费者数据;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为达到这些要求,需要升级硬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还需购买专业的品类管理软件。

品类管理软件可从外部购买,也可自行开发。目前市场上有许多相对成熟的品类管理软件,比如CMFacts Plus、Pro-Assortment、Spaceman等。相对于外购软件系统高昂的价格,自主开发的软件可能成本更低,也更能符合本企业实际。但自主研发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首先,企业必须具备成套的品类管理技术和专业品类管理人才;其次,需要专业的IT人员将品类管理的流程、标准及制度转化成IT语言,开发相配套的系统,形成标准化。

 4.选拔核心经理

作为品类管理核心人物,品类经理的选拔至关重要,由于品类经理(包括专任和兼任)的决策涉及广泛,必须具备更广博的技能。

为满足品类管理的需求,在全面实施品类管理之前,有必要对未来的品类经理进行全面的培训,品类经理培训的课程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品类管理概述;制定品类战略;零售业竞争对手分析;消费者和购买行为;促销计划和评价;定价战略和战术;商品选择和货架空间管理;与供应商的关系;财务分析;品类计划;熟悉国家关于药品的各种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

此外,终端其他人员也应得到相应的培训,品类管理的成功实施依赖于整个公司执行品类计划的意愿,对整个企业进行品类管理的培训,能建立起这种合作氛围。尽管培训可一次性完成,但应经常重复进行,以便使关键的行为更加理性,并与人员的变动相适应。

至此,品类管理终端实操系列讨论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