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化生存:估值低不是主要问题

发布日期:2012-01-10  |  浏览次数:74017  转载来源:编辑部整理

2011年,医药行业表现分化明显。由于药品降价、国家控制抗生素用量,以及医保投入增速放缓,未来医药行业不会再像2008~2010年那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在选择医药行业投资标的时,估值低并不是我们考虑的主要问题。恰恰相反,受行业政策影响较大、增速持续下降的细分行业虽然相对估值较低,但伴随着业绩增速的下滑和市场的抛弃情绪,估值也将不断下降。

而行业增速持续保持较高态势、没有行业政策风险、发展空间巨大的细分行业和主题将持续享有高估值溢价,并且随着业绩的持续高增长不断带来超额收益。

我们选择有望避开药品降价政策风险,有确定性快速发展,发展空间巨大,在资本市场不断享有估值溢价及超额收益的细分行业和投资主题。

根据医药行业细分行业投资属性和专业属性,我们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医药上市公司,构建了中药消费品、国际生产转移、医院主题、化学普药等细分行业和主题指数。结果显示,在2011年,中药消费品、国际生产转移、医院主题3个细分指数大幅跑赢医药行业整体指数,而化学普药指数表现明显弱于医药生物整体指数。

医药细分行业和主题指数所选择的成分股如下,我们按照市值给予权重。

中药消费品指数:云南白药、东阿阿胶、片仔癀、江中药业、仁和药业;国际生产转移指数:海正药业、华海药业、海翔药业;化学普药指数:哈药股份、双鹤药业、华北制药、鲁抗医药;医院主题指数:爱尔眼科、通策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