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除“以药补医”取消“明补”更须力治“暗补”

发布日期:2012-01-15  |  浏览次数:93396  转载来源:编辑部整理

“当前医疗卫生领域最需要革除的机制性弊病是什么?以药补医!”卫生部部长陈竺昨天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强调,“十二五”时期必须理顺补偿机制,全面取消以药补医。陈竺说,以药补医机制推动了医药费用不合理上涨,造成了药品滥用,扭曲了医务人员行为,腐蚀了我们的队伍,必须彻底根除。

  以药补医是在新医改以前医院存在的弊端,就是医生在治病的过程中挣到自己的工资,开的药越多、越贵收入就越高(卖的药越多提成就越多),所以就造成了医生为了挣到更多的工资不顾病人的承受能力加价加药,从而就产生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这是“以药补医”政策的“明补”。而破除这项政策,主要就是让医院零差率销售药品,只要有关部门小李也取消文件即可,这无论对医院、监督机构,这都是比较好落实的政策。而对患者来说,这无疑会降低治疗成本,是一个无比利好的消息。
  但是,除此之外, “以药补医”还有一种“暗补”——医生回扣,才是加重患者负担的重要力量,也是比较难以根治的,需要下大力气整治。
  据央视此前报道,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出厂价不过0.6元,在北京中标价是11元,最后卖到患者手中超过12元。销售代理公司负责人称,他们以每支4元价格,将克林霉素磷酸酯卖给医药代表,医药代表再以中标价11元卖给医院,中间差价7元。这个中间差价就是“返费”。央视报道称,这7元中,医药代表拿走10%左右,其他的都作为回扣给了医院和医生,而这当中开药医生的回扣所占的比例是最高的,一般都要占到药品中标价的40%左右。也就是说,仅此一项,医院除了明面上加成差率的合法补贴外,还有不合法的7元 “暗补”,才是药加虚高的真正罪魁祸首。而这,虽然不合法,但却是很难治理的。一方面,这种“补贴”手段非常隐蔽,是一个非常长的利益共生链,牵一发而动全身,一般很难攻破。另一方面,即使有巨大的高压线,但这是一个无论对个人、医院、医生等都是有巨大利益可图的,因此违法者不但不会轻易放手,而还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很显然,仅仅依靠取消医院药品差率补贴,实行零差率销售,对打掉“暗补”这种“以药补医”的形式,是没有丝毫作用的。但“以药补医”的危害性决定了,破除“以药补医”, 要双管齐下,不仅要取消“明补”,更要采取有力措施打击“暗补”。而行之有效的方法,一就是加大财政对医院的支持力度,从根源上打掉医院“要补”的冲动和动力。二是坚决实行医药分离,医院只管看病开药方治疗,至于治疗用药,则实施不定点的随机购买。三是加大对药厂药品进行成本审核,抓紧进行全国药品出厂价调查取证工作,建立全国药品价格信息库,实行进库挂牌售药,不在此信息库挂牌的药品,不得上市销售。同时尽快从国家层面建立基本药物交易所制度,让药物价格也和其他商品价格一样全国透明,让药品黑幕无处上演。四是加大药品招标采购制度执行力度和监督力度,不折不扣执行有关规定。建立招标药品价格异常举报、追责和激励制度。群众的事交由群众办。当一地药品(一种或多种)价格明显高于其它地方时,群众可以向有关部门举报。有关部门应及时受理并追查原因并作出相关处理,对查实的举报要给予举报人一定奖励。如此,可保群众利益顺利实现,破除“以药补医”政策真正落到实处,早日实现全民病有所医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