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培训要效果 学会先分类

发布日期:2012-01-23  |  浏览次数:99475  转载来源:编辑部整理

 中层会上,负责培训的张老师前不久才从医院调过来,刚上了一堂课就诉苦:“昨天,我给A店做培训,第二节课还没讲完,员工就走了一大半。如果是加盟店,我也就不说什么了,但A店是直营店,得想办法管管。”为查找原因,公司安排人力资源部胡部长去现场调研。果然,培训效果不是很理想。

培训结束后,胡部长把员工留了下来。在中药组已工作多年的李药师站了起来:“部长,不是我们不想听课,我们也知道培训的重要性,但是药品的那个分子式太深奥了,听不懂。而法律法规反复讲,我们早就能背了。”西药组的王药师也发言:“咱实话实说吧,大家想听的内容,比如缓释片与普通片的区别、复方丹参滴丸和复方丹参片的区别、说明书上的空腹服和顿服的含义等都没有,而不想听的内容却说个没完,谁愿意听啊。”在座的其他员工频频点点,表示认可。 

分析

培训失败的原因大致有三:一是张老师刚从医院过来,对药店管理、员工素质、实际需求不是很了解,没有做到有针对性地培训。二是培训内容没有结合工作实际,专业知识过于理论,员工听不懂,因而没兴趣。三是填鸭式教学不生动,员工互动性不强。针对药店岗位的不同,员工素质的不一样,培训一定要有针对性。

一般来说,药店培训内容可分为3种类型:一是常用型,如常用的药理知识、药剂知识,是店员调配、介绍药品时必须掌握的内容,因此要经常讲、着重讲,能同时运用典型案例讲解最好。二是普通型,如GSP知识。质量检查是店员工作的一部分,要现场指导、实物比较,需要定期培训。三是应用型,如法律法规、店规流程等,要简明扼要地讲,每季度或需要时(如国家新的文件或政策出台)进行培训,内容不宜过多,要注意抓住重点。

药店培训要特别注意的是:培训不应以“形式”开始,“考试”结束,要让店员真正理解学习的内容并能应用到实践中去,这样才算有效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