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经理人出走背后

发布日期:2012-05-14  |  浏览次数:79015  转载来源:编辑部整理

职业经理人与历史上的谋士有诸多共同点:都需要为老板出谋划策,都需要鞍前马后地奔走。而从结局来看,两者也存在着共性——一旦关系破裂,出走或是必然。历史人物刘伯温没有出走但最终抑郁而终的结局,放在职业经理人身上或许过于夸张,但谋士们不得志的境遇,仍在重复上演。难道真如业内所叹,职业经理人只能继续“伤不起”的宿命?

近日,国内最大医药电商开心人网上药店连续爆出高管离职事件:包括董事总经理史文禄在内的五位高管相继请辞。尽管目前业界对史文禄们集体出走的原因尚未有定论,但这背后折射出的职业经理人所面临的困境,却让人倍感受伤。事实上,职业经理人与企业牵手,更像是发展一场没有明确时间标尺的婚姻关系,而当事双方之间存在的协议,远没有婚姻中那一纸文书有约束力。长久以来,在这场以企业为主导的牵手中,职业经理人面临的生存和发展难题一直存在。

道不同仍相谋?

职业经理人本身具备丰富的行业知识和实战经验,通常是站在专业角度考虑问题。一方面,他们希望能从长远上帮助企业创造更佳的业绩,另一方面也希望借助企业的平台和资源,实现自我价值。

相比职业经理人的理想化,老板们则显得更现实。逐利是企业的天性,这导致老板们往往过于关注短期效益,至于应该设定什么样的投入产出比,要规模还是要利润,他们的理念跟经理人往往不太一致。同时,多数企业也很自然地固守着这样一种观念——职业经理人应该在老板的意图框架下完成任务。回到此次史文禄们出走事件上来,有人提出,在医药电商尚未探索出清晰的盈利模式,并面临着国家监察时,史文禄们的出走或许就是源于经营理念的差异。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当职业经理人和老板理念相左时,强硬而霸道的资本力量总是可以压迫正确的决策,职业经理人将处于下风,只有重复无奈接受的宿命。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某高级政策研究员这样总结,“老板如刘备,职业经理人就能够发挥作用,且不会被关张排挤;老板如曹操,则干不下去。”问题是,有几个堪比刘备的老板?

用人不疑?

“坚持说真话,有所保留地说。如果真话全说完了,老板就是不信,一定得走。这就是职业经理人的最好选择。”贵州同济堂制药OTC市场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而事实上,这种“说真话”的坚持必须建立在职业经理人和老板之间的信任上。前面谈到的,拥有共同的理念是建立信任的前提,理念一旦出现偏差,双方将难以建立并保持默契的合作关系,相互信任也只能在某些特定空间存在。

虽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但在企业面临发展困境、职业经理人寻求发展平台,各有所需的情况下,双方或许会将就着合作。不过,总有一天,职业经理人会发现,其权限已经缩小到了某一范围,提出的方案也在大打折扣地实施,以往使用企业资源时的畅通无阻将不再出现;老板将面临的,可能是职业经理人“全身而退”之后扔下的烂摊子,或者原有员工随之而去,局面一发不可收拾。

还是以开心人为例,该企业历经两年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医药电商,并号称2012年将朝着销售额突破两亿的目标奋进。这样的业绩与史文禄们这些“开国功臣”是分不开的。但有业内人士直指,在企业发展前景如此良好的情况下,职业经理人会选择离开,企业老板就必须进行反思——为何经理人们可以共患难,却无法同富贵?其中对经理人信任不足、放权不够可能就是最大的原因。当然,有观点指出,开心人此次的离职事件与电商行业的发展遇到“滩涂”有关,但从职业道德上来看,大部分职业经理人还是不会选择在企业有困难的时候弃之而去,更别说集体出走。

不对等估值?

对于企业而言,职业经理人的价值,应该在于领导力、人格魅力、专业解决能力等;而在职业经理人看来,自我估值除要遵循企业标准外,还包括自身的行业经验、知名度和号召力,甚至一些短期内难以体现的潜在能力,比如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交际能力等。由于标准不一致,估值就会存在明显不对等,一旦找不到平衡的中间线,保持双方关系稳定性的地基将动摇。

北京泽桥健康产业集团总裁赵郑对此深有体会,他有一个具有18年药企从业经历,操作过数个案例的自由人朋友,目前凭借一技之长服务于若干药企,年收入150万。而当他打算进入某家企业,提出年薪8万的条件时,该企业老板却连称“8万是天价”。“这样不对称的估值,无疑将对未来业绩估价埋下巨大的矛盾。”赵郑说。

事实上,职业经理人和老板之间似乎天然就存在着某些矛盾,一旦矛盾激化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前者就会继续“习惯性”跳槽。虽然史文禄表示离职后要自行创业,后续却也在微博上就此事透露,“岗位换动很正常。”

当然,职业经理人的出路远不止出走一种。北京时代方略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相关人士就表示,其公司数位咨询顾问就是由职业经理人转型而来。或许,这也是一种出路,但已经跳脱开了职业经理人的范畴。而业内知名人士葛剑秋则认为,职业经理人在我国还没有发展成为一个群体,自身还存在一定问题,学习任务很重。诚然,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创造更好的行业环境,调和好与老板们的矛盾,职业经理人的各种“伤不起”才会越来越少!(高红/文) 

【观点】

●1、国外公司历史长,体系完善,职业经理人好干;国内公司草根崛起,发展快速,变化很多,对职业经理人要求更高;2、职业经理人不要以救世主、高人、打工者自居,而应以创业者心态自居;3、尊重公司,深刻理解公司,先既往后开来;4、建议被采纳别开心,被否决别失望。

——北京医信横通咨询管理公司总经理马宝琳在谈及医药职业经理人的生存环境时表示,职业经理人应保持良好心态。 

●职业经理人如果进入医药咨询公司,以第三方即“医生”的角度为企业“诊断开药”,确实会更灵活。但是,由于此时职业经理人已经不在企业,在整合企业力量、推动变革,使其“药方”发挥足够“药效”方面,反而需要下更大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