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真正的医药企业价值观

发布日期:2012-05-18  |  浏览次数:78283  转载来源:编辑部整理

 

毫无疑问,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在面对困难时,价值观可以帮助企业凝聚力量、度过难关;同时,企业价值观也决定了企业的基本特性,规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更关键的是,企业价值观将对企业及员工行为起到导向和规范作用,使企业员工很容易在具体问题上达成共识,从而大大节省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如此也能产生凝聚力,激励员工释放潜能。

但很多企业在着手塑造价值观的过程中普遍都存在以下误区:1、缺乏对价值观理论的系统学习与思考,缺乏科学的、系统的价值观塑造手段,几乎全凭直观感受甚至执笔者一己之见来确定价值;2、所谓的价值观宣言就是仿照其他公司找出几个漂亮的词汇,空洞雷同的价值观比比皆是,有独特的深刻内涵的却少而又少;3、价值观提出以后,并未在企业真正发挥作用,企业的行为和价值观倡导的不一致甚至背离。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价值观?在《致加西亚的信》中有这样一段话:当整个世界都在谈论着“变化”、“创新”等等时髦的概念时,重提“忠诚”、“敬业”、“服从”、“信用”之类的话题未免显得过于陈旧。然而我们无法回避,员工的忠诚、敬业、道德风险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公司的管理者们,我们面临的变化也带走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包括经济起飞所依赖的基本的商业精神——信用、勤奋和敬业。或许,真正的价值观恰是这样一种略显陈旧的东西,但它却无时无刻不在牵系着企业的发展,或者说,真正的价值观不需要时刻追逐着经济的变化而变化,其需要的只是坚守。

我们必须说,那些正在寻找并渴望塑造真正价值观的企业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那些拥有虚假或者摆设性价值观的企业,是他们让企业价值观离良心、道德越来越远。

从企业战略中挖掘价值观

企业价值观形成于企业的战略中,并最终对企业战略产生关键影响。首先,在战略五要素分析中,要分析目前企业各个层面的价值取向与存在差异,并从不同角度去关注,比如不同级别、不同年龄、不同岗位等,在宏观视角要站得更远更高,对社会环境要重点分析,比如收入差异问题、环保问题、气候问题等等,其中必须要关注企业家自身的价值观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可以说企业价值观就是空谈。

企业战略愿景是企业价值观形成的最重要环节。所谓战略愿景多少具有一定的“理想主义”色彩,中国很多企业家在考虑企业愿景时提得更多的还是“我们要成为某某第一”或是“某某行业最大”等等诸如此类的字眼,但事实上,这样的表述在全球知名企业的愿景或使命中很少见,我们的企业家似乎还没有习惯将企业与人、社会、地球融为一体,总认为这个“价值”是虚无缥缈的东西。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可以在内部开展各个层面的关于价值观的讨论,只谈对企业现行各个方面做法的意见与未来建议,在反复的讨论中达成对管理、个人行为、企业形象等的共识,并进一步提炼,从而使价值观不再只是纸上谈兵。

一旦大家在价值观上达成了共识,这个价值观就会对企业的战略选择产生影响,也就是说企业去做什么,除了基于市场需求、竞争与企业自身实力等,还必须符合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凝聚力的有效释放。每进行一个业务选择,决策者首先要考虑的是企业做这项业务的价值(这里不是指利润)何在?能为客户带来什么?能在社会上发挥怎样的效益?是否对环境或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在得到首肯后,再考虑这个业务能否带来利润或现金流。反之,企业就有可能成为“唯利是图”的符号。(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 王德禄)

 

价值观的落地

企业价值观要真正在一个组织中扎根下来,就必须将其融入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一切行动——战略、结构、责权体系、流程、领导风格等,融入与员工有关的每一个程序——雇佣方法、业绩考评系统、晋升和奖励标准甚至辞退政策。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所有行为的基础。

制度化是企业价值观落地的前奏,企业制度建设要以企业价值观为基础。特别要注意的是,企业的人力资源政策是在内部落实价值观的有效路径。同时,企业的所有行为都要真正体现企业价值观,否则就是“魂不附体”。价值观对行为的规范远胜于有形的约束,企业的行为不可能全部用文字规范下来,只有靠文化的力量才能实现。近几年,也有企业将价值观纳入考核,虽然效果较好但难度很大。

企业将价值观融入各个体系后,还应抓住一切机会倡导这些价值观。一个成功的案例是,一家以价值观为驱动力的企业在入职培训时,不是给新员工一本详细的手册,告诉他们如何向客户提供优质服务,而是向他们详细讲述公司的同事如何竭尽全力赢得客户称赞的故事。同时,在不营业的时候,经理们也会通过内部的对讲系统,宣读客户的表扬信和批评信,使员工直接听到别人对他们工作的评价,而当员工就卓越服务提出了新方法时,该企业也总是会以现金和其他公开表扬的方式对他们进行奖励。

当然,企业价值观在特殊情况下也可能会有所变革,这会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而且需要很长的时间。一般情况下,价值观的更新都是先在上层形成,然后逐层传递,最后改变员工原有的信念。在价值观的变革中,关键的过程惟有在企业领导的直接操纵下才能得以实施,必要时也可以采取强制性措施来推行。如果外部环境变动剧烈,企业成员一时又难以接受新的价值观念,在这种应急情况下,企业领导也可以强行变革,以保证企业对外界的适应能力。

(北京仁达方略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吉鹏)

作为一个百年药企,辉瑞所坚守的正是社会互利的价值观,并很好地体现6S原则——顾客满意、员工满意、经营者满意、社会满意、世界满意、地球满意。

辉瑞的企业价值观

领导人才:辉瑞相信领导者能够通过分享知识和奖励杰出的个人来激励员工。辉瑞力求为公司内各阶层的员工提供展示其领导才能的机会。

革新创造:革新创造是提高健康和保持辉瑞持续发展及收益增长的关键。

力争上游:辉瑞为持续提高绩效、认真衡量结果及维护道德观念和尊重他人而不懈努力。

尊重他人:辉瑞意识到员工是辉瑞成功的基石,多元化的员工队伍是公司力量的源泉,为辉瑞尊重员工的历史而自豪。

团队精神:辉瑞深知作为一个成功的公司,彼此之间必须团结协作,不断地超越组织结构上及地域上的限制,来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

客户至上:辉瑞力求满足客户的需求,并以追求客户满意为服务宗旨。

社区精神:辉瑞努力在所在的每一个国家及其社区发挥积极作用,使之成为更加美好的生活和工作场所,因为辉瑞所在的国家及其社区的活力对业务长期的健康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道德观念:辉瑞对自己和他人设定崇高的道德标准,并追求完美的产品及高效的运作程序。

追求品质:辉瑞致力于为全球提供品质卓越的医疗保健。辉瑞的业务行为和运作程序都是以获得高品质为目的,超越患者、客户、员工、投资者、商业伙伴和政府官员的期望。对每一件事,辉瑞追求品质的热忱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