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企筹资力强 医疗服务最热捧

发布日期:2012-05-19  |  浏览次数:99843  转载来源:编辑部整理

有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医疗健康行业私募股权投资案例为87起,投资金额10.7亿美元;2011年,医疗健康行业私募股权投资案例达到95起,融资金额14亿美元,分别占全年总投资规模的5.7%、2.8%。 

资本市场对于医药企业IPO屡屡给出的高市盈率,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中国医药企业的“不差钱”。而从医药行业的内生增长性上看,需求的持续扩容是支撑我国医药行业长期发展的动力。  

IPO热情高涨 

医药企业一波紧接一波,排队上市的似火热情正在业内不断蔓延,业内人士认为,即便自2011年以来,医药板块的估值开始回落,但医药资本市场仍然是卖方市场,医药企业仍将保持较强的筹资能力。 

目前美国医药和医疗行业在其证券市场的市值占比为10%左右,而中国只有3%;美国医药上市公司的总市值已经超过2万亿美元,而中国只有1000多亿美元,无论从总体或单体规模来看,中国医药企业在资本市场的发展空间都非常大。 

国内医药行业的估值确实偏高。最近3年,中国医药企业IPO市盈率在50倍左右,最高时接近70倍,这意味着企业在证券市场筹资的成本甚至低于在银行贷款。发行市盈率在20~25倍之间应该是一个平衡点,如果发行市盈率不到20倍,可能很多医药企业就不愿意上市了。而自2011年以来,发行市盈率不断回落,截至2012年3月,已经跌落至30倍以内。预计未来6个月内,医药企业的发行市盈率或将继续保持回落趋势。 

即便如此,其估值仍远高于国外市场,药企吸金能力仍十分强劲。 

2012年,我国医疗健康行业融资规模呈现出强劲上升势头。至今已披露的私募股权投资案例为20起,融资金额6.7亿美元,已分别达到2011年全年总量的21.1%以及48.1%。以单笔投资规模来看,截至目前,我国医疗健康行业平均单笔投资金额达到3363.1万美元,比上一年度的1470.8万美元高出128.7%。  

医疗服务成投资热点 

2012年至今,曾经一度占据相当比重的生物技术、医疗设备领域在今年已被医疗服务所取代。据投资机构China Venture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医疗健康行业投资资金流入领域前三甲为医药行业、生物技术和医疗设备,其中对于医药行业领域的投入占比高达60.9%。但2012年,我国医疗健康行业前三投资资金流入领域已经变为医药行业、医疗服务以及生物技术,其融资金额分别为4.6亿美元、1.7亿美元、0.2亿美元;其中,在医药行业依然保持68.8%的超高比例的同时,医疗服务领域的投资比重由上一年度的10.1%升至目前的24.5%,而生物技术、医疗设备的比重则分别下降至3.3%和2.6%。 

截至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药品消费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并且有望在2020年以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药品市场。可以预见,面对广阔的市场前景,医药行业必将成为推动整个医疗健康行业前行的主要动力,其中也孕育着更多的投资机会。 

2012年至今,医疗健康行业已有4家企业实现IPO,融资规模达4.1亿美元,分别占2011年全年总量的15.4%以及8.3%;其中,截至目前,2012年VC/PE背景企业IPO的仅有博雅生物1家,融得资金0.8亿美元。 

行业发展动力足 

业内人士认为,2012年的医药板块投资思路总结起来有三个关键点:“政策推动+业绩支撑+创新能力”,三者缺一不可。 

未来在人口老龄化、疾病普遍化、保健意识的增强、新医改持续推进等因素的刺激下,我国的医药行业需求在很长时间内仍将保持刚性,而需求的不断扩容正是支撑医药行业长期发展的根本动力。 

我国卫生总费从1978年的110亿元快速提升至2010年的1960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7.6%;另外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也呈曲折上升趋势,2010年比重为4.88%。我国医保支出逐年增长,从2004年的888亿元快速增长至2010年的472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2.12%。尤其是新医改的三年中,我国医保基金的支出增速分别达到41.3%、38.7%和27.0%。 

从基本面情况看,2012年上游中药材成本压力预期有望缓解,部分优质企业的盈利能力将获得回升,我们预计板块的收入增速为20~25%,利润增速为15~20%,整体增速水平略有放缓,但成长性仍然较为确定。